君子所履在留园
君子比德于玉石 留园”的“三宝”,大理石天然画、太湖石冠云峰、鱼化石挂屏。都跟石头有关。 留园最初是明万历年间的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徐泰时“生而颖异”,“倜傥负奇”,与弟兄同席读书,“文独称善”,深为其父徐履祥赞许。万历八年(年),他参加殿试中了进士,即更名“泰时”。时年四十一岁,授工部营缮主事,主持修复慈宁宫,亲自详细筹画并指挥施工。因有功劳,擢为营缮郎中。后建造寿陵,相土以定高下,精心核算,省钱数十万缗(一串一千文,为一缗)。充分展示了他的经营和管理才能。被赐麟服(蟒服、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以彰宠异,又进秩太仆寺少卿。可见,徐泰时是集文学才华、建筑、经商才能于一体的人。 这样的人,修建自己的宅子一定是汇聚毕生之功力了,更何况此园原本是他想报答师恩送给申时行的礼物,因申惧怕万历皇帝不敢收而自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景以池水、山石、林木为主,构建了一楼、二堂、二亭、一庵,花木十余种,多达数百株。呈现一派自然风光和山林气势,胜似巨幅写意山水图。 江南四大名石:苏州留园——冠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西湖——绉云峰,苏州织造署——瑞云峰。大家只知道今天留园内的冠云峰,不知道四大奇石之首的瑞云峰原本就是徐泰时家的镇宅之宝。徐泰时十七岁那年与湖州董氏联姻,此石即是他夫人陪嫁物。他的好友袁宏道之《园亭纪略》,除盛赞园内景色“皆可醉客”外,着重提到石屏与石峰。“垄上太湖石一座,名瑞云峰,高三丈馀,妍巧甲于江南。”你看,明朝的时候,这块石头在留园呢。那么这块瑞云峰又如何到苏州十中去了呢?清乾隆四十四年(年)皇上第五次巡游苏州,因喜爱这座石峰,巨石被移到“织造署行宫”(今苏州第十中学内)。 而此地的冠云峰是留园的第二位主人清嘉庆刘恕收集购买的。刘恕爱石,治园时,他搜寻了十二名峰移入园内,并根据石峰的形状姿态,取名为奎宿、玉女、箬帽、青芝、累黍、一云、印月、猕猴、鸡冠、拂袖、仙掌、干霄。这里有出名的“寒碧庄十二峰”。因此石巅高耸,四展如冠,一说认为冠云之名出自郦道元《水经注》中“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云岭”。也有说法认为园主以冠云表达超过原石瑞云峰之意。刘恕喜好书法名画,他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形成今日留园多“书条石”的特色。 冠云峰、瑞云峰都是融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都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北宋末年,宋徽宗大兴土木,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特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冠云峰瑞云峰就是当年未来得及运走的花石纲遗物。冠云楼则是专为观冠云峰而设,该楼曾名“云满峰头月满天楼”,楼下则名“仙苑停云”,正中壁上嵌有古代鱼化石一方。冠云亭亦是专为观峰而造,亭为六角攒尖,顶部饰有如意桔子。 冠云峰 大理石天然画 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雨过天晴图。石中纹理隐隐约约似群山环抱、悬壁重叠、流水潺潺、瀑布飞悬、流云婀娜、一轮明月……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中,是当年从相距千里之遥的云南运到这个江南园林中的。 鱼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是由于气候变化,沧桑变迁,或是鱼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慢慢干涸,或是突然火山爆发,鱼被大量火山灰掩埋,鱼的遗体保存在泥沙之中,经过成岩作用后,石化成鱼化石。成为了地球历史的“见证人”,距今已有1亿4千多万年。 处处可见诗情画意 留园历代的主人喜欢文学,更喜欢文人雅集,可以说是一处高雅之地。除最后一位主人盛康请俞樾作《留园记》外,从建筑命名中就可见一二。 下面我们从结合布局来看诗意翩跹的留园建筑命名。 中部是中辟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留园的主体建筑,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楼阁东侧有绿荫轩,小巧雅致,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随山势高下起伏,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山上遍植桂花,香气浮动。该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园景色尽收眼底。池中小蓬莱岛浮现于碧波之上。池东濠濮亭、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掩映于山水林木之间,进退起伏,错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涧壑隐现,可亭立于山冈之上,有凌空欲飞之势。 涵碧山房 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 明瑟楼 明瑟楼是留园的主体建筑,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明瑟楼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故借以为名。 恰杭 明瑟楼下方室称“恰杭”,杭:《唐韵》与航同,《说文》方舟也,此建筑及其西涵碧山房在可亭处看来有如一艘航船,取杜甫“野航恰受两三人”之句。故名恰杭。 绿荫轩 出自明高启葵花诗:“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建筑西侧原有一株古枫,小轩笼罩在树荫下,故名。 又一村 出自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门进去后景色豁然开朗。故名。 闻木樨香轩 闻木樨香轩为中部最高处,山高气爽,轩前有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木樨,即岩桂。 小蓬莱 《史记》:“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在水池当中,故借以为名。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长廊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主厅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其西,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 濠濮亭:出自《世说》:“晋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濠,即濠上,濮,水名,古人观鱼之地。此处借以为名。 曲溪楼:出自《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曲溪,亦即曲水,此处为借用。 清风池馆:出自《诗经》:“吉甫作颂,穆如清风。”又宋苏东坡《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榭向西敞开,平临近水,环境舒适,借以为名。 可亭 可亭,取白香山可以容膝,可以息肩,当其可斯可耳之意,指此处有景可以停留观赏。 “后乐堂”,取意于北宋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峰仙馆 五峰仙馆因盛康从文征明停云馆中得峰石放在园内,故名,大厅面阔五开间,由于梁柱及家具均以楠木制作,俗称为楠木厅,厅内装修精丽,陈设雅洁大方。 揖峰轩:出自朱熹《游百丈山记》“前揖庐山,一峰独秀”。此建筑西有一湖石名“独秀峰”。 还我读书处斋:出自晋陶潜《读山海经》诗:“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此处从前是书斋。 林泉耆硕之馆:林泉者,指山林泉石,游憩之地;耆,指高年;硕,有名望的人。这里是指老人和名流的游憩之所。 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口,深秋红霞似锦。至乐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登高望远,可借西郊名胜之景。山左云墙如游龙起伏。山前曲溪宛转,流水淙淙。东麓有水阁“活泼泼地”,横卧于溪涧之下,令人有水流不尽之感。 舒啸亭:陶潜《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自在处:宋陆游诗“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此处景色与诗意相同,借以为名。 远翠阁 远翠阁:出自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诗与景符,借以为名。 汲古得修绠:出自唐韩愈诗:“汲古得修绠。”《说苑》:“管仲曰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绠,井索也。修绠,即长索。意思是,钻研古人学说,必须有恒心,下功夫找到一根线索,才能学到手,和汲深井水必须用长绳一样。这里从前是书房。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佳晴,宋范成大诗“佳晴有新课”。喜雨,春秋谷梁传,“喜雨者有志于民者也。”快雪,王羲之帖“快雪时睛”。都是指对农田有利之意。这里指四时景物,不论晴雨都好。 亦不二:不二:《维摩经》曰:“文殊问维摩诘,何等是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不应。文殊曰:善哉善哉,乃无有文字语言,是真人不二法门。”意为直接入道,不需文字语言。 静中观:唐刘禹锡诗“众音徒起灭,心在静中观”。语意超尘出世。 活泼泼地:出自殷迈自励诗“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此处鸢飞鱼跃,天机活泼,借以为名。 君子所履:君子,为德者之称;履,《说文》,足所依也。指此处为有德的君子涉足场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zc/10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古文养生论嵇康
- 下一篇文章: 土建饮品店你不知道的土建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