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宿舍(上篇)

在深大人的眼中,杜鹃山和文山湖以南,都可以称之为西南。这块土地被文山湖繁茂的植被所滋润,孕育出了全校最完备的餐饮服务社群和最庞大的宿舍群。

然而二十多年前在这里唱主角的,却是一家家蓬勃发展的校办企业。时过境迁,当年的校办企业大多已经迁出深大,遗留下来的厂房和职工宿舍却仍在发挥“余热”。

现在,小馆将分两期推送,为大家呈现西南建筑群的发展脉络,有声的岁月藏在无声的建筑之中,简简单单的一砖一瓦,或许就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呢!

乔家大院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乔苑宿舍分布图

西南宿舍大致分为两种:乔苑和其他。据说,在西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几乎没有人能抗拒来自乔苑的诱惑。

乔苑包括乔木、乔林、乔森、乔相以及乔梧五栋高层学生公寓,被学生戏称为“乔家大院”,除了乔相阁,其余四栋楼清一色为女生宿舍。乔家大院不仅生得富丽堂皇,还有种骨子里的清高和深不可测,一旁的阁区和轩区相形见绌,对比之下,几乎成了“矮穷矬”的代表。

乔木乔林

乔苑的前身,是一栋有“小南海”之称的师生公寓,这栋公寓于年被整体拆除,一年后在其原址上兴建乔木阁和乔林阁,如此巨大的工程,想必要耗时好久。事实上,西南公寓一期工程的建设(即乔木和乔林)仅仅耗时13个月!效率之快,令人咂舌。14、15年,随着乔森、乔相和乔梧相继完工并交付使用,乔家大院基本成型,如今的乔苑,是荔园最豪华的宿舍群,虽然和周围格格不入,却也自成一派。

乔苑宿舍的命名,都由时任校长章必功亲自拟定,乔木、乔林、乔森取材于《诗经》中的诗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乔木

乔林

“倘以最佳品相,吾意钟二乔。一者曰木,二者曰林,二乔之后若再兴土木,可谓乔森。”

乔森

乔相

乔梧

之后兴建的乔相,其中的“相”字为“四木”的变体;乔梧则意为“五木”;据老校长讲述,他早已事先拟定好第六栋宿舍的名字,叫做“乔桑”,“桑”字有三个“又”一个“木”,意为“六木”。取名看似简单,实则意味深远,其中蕴含的,是老校长对深大蓬勃发展的殷切祝福。

阁区

诗中寻名,另辟蹊径

阁区宿舍分布图

早期的深大,教工宿舍以“楼”命名,学生宿舍以“斋”命名。但是西南宿舍并没有承袭这一传统,而是另辟蹊径,男生宿舍称“轩”,女生宿舍称“阁”,并由章必功校长郭纪金教授根据古典诗词命名。有心人会发现,西南宿舍的门牌上大多用小字写有诗词,即是宿舍名字的出处。

阁区最西边,是杜衡、辛夷和韵竹三栋宿舍。三阁的前身是校车队,自从迈入21世纪,深大逐渐开始大规模招生,学生增多,宿舍资源变得十分短缺,为解决学生住宿问题,年,校车队搬迁至小北门附近,并在原址上改建成三阁,如今是研究生的“聚集地”。

西南车队原址

从地图上看,阁区的东面,坐落着一个“m”,一个“n”。这两个有趣的字母,由芸香、丁香、文杏、海棠、疏影五栋宿舍构成。而五阁的前身,便是当年“叱咤风云”的校办企业的工厂。

反光材料研究所厂房

年,学校批准成立了反光材料研究所,研究所在如今五阁坐落的地方设厂。在不断的探索中,厂区进行规模投产,仅仅一年就为深大带来了万元的产值!那可是80年代!

用反光材料制作的深大标志与路牌

年,厂房被拆除,在原址建成五阁,公司迁至如今的南山区高新科技园。不知道住在五阁的同学,你们可曾想过宿舍的某一角,曾经有台上了年纪的破旧机器在轰鸣呢?

杜衡阁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楚辞?九歌)

辛夷阁

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明?张新)

韵竹阁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南朝?刘孝先)

芸香阁

手不去朱黄,芸编细细香。(宋?陆游)

丁香阁

殷勤为解丁香结,放出枝间自在春。(宋?王安石)

海棠阁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

疏影阁

临水一枝春占早。(唐?殷尧藩)

轩区

宅男聚集地

轩区宿舍

丹枫、木犀、紫檀、石楠、苏铁这五栋宿舍,似乎天生有成为宅男聚集地的潜质。五轩相对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树木掩映之中,很少有人大声喧哗,宿舍外墙斑驳,落叶满地,仿佛就这样“岁月静好”下去也不错。即便被两排阁区女生宿舍夹在中间,轩区的男生犹能云淡风轻,那一脸波澜不惊的样子,让人想起了诗和远方尚未送达的外卖。其实就这样做个轩区宅男,也是蛮幸福的一件事。

丹枫轩

轩区的宿舍,也基本由老厂房改建而成,其中紫檀轩的前身,是由高科利公司出资兴建的高科利公寓,年才变成学生宿舍划归学校。高科利公司成立于年,起初也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的校办企业,如今业已迁出荔园,另谋发展。

“高科利公寓、又一村客舍”改建为学生宿舍的公文

如今的轩区,还是能见到许多工厂时代留下的印记。年以前,在丹枫轩和阁区女生宿舍间,有一道破旧的铁丝网。这铁丝网正是早期驻扎在轩区的工厂遗留下来的。

关于迁移丹枫轩隔离围栏的请示

丹枫轩最早原为男生宿舍,后安排为女生宿舍。为解决了当年男女生宿舍出入口的问题,索性“旧物利用”,加以改造,将这铁丝网向东平移10米,也就是迁到了现在丹枫轩和木犀轩中间。如今,丹枫轩又改回了男生宿舍,这道铁丝网也就失去了意义,但也成为了丹枫与木犀间的一道靓丽风景。

如今拦在丹枫轩与木樨轩中间的铁丝网

丹枫轩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唐?罗隐)

木犀轩

萧然不受风埃涴,知是高标可避尘。(宋?晁公遡)

紫檀轩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诗经?鹤鸣)

石楠轩

碧姿先雨润,红意后霜繁。(宋?宋庠)

苏铁轩

西邻三弄争秋月,铁树枝头花也开。(宋?黄庭坚)

轩区“服役”了几十年,曾经的宅男们还能回想当年住在这儿的岁月吗?下面依旧奉上小小编拍摄的西南宿舍一角,希望能勾起各位的美好回忆。

戳图片可查看大图哦~

西南宿舍一角

下一期,小馆将一一为你盘点西南区余下的宿舍建筑。如果喜欢本期内容,别忘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zc/1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