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吴哥之美柬埔寨暹粒
Angkor 吴哥 11/18 NOVEMBER 序 关于旅行 有些人喜欢自然风光 有些人喜欢历史人文 有些人喜欢娱乐探险 只要有人喜欢 只要有人热爱 万物就有它存在的价值 任何的取向都值得尊重 游览吴哥窟, 对它多一分的了解 也许你更能发现它的美 对它的存在多一份感动 言 小时候对柬埔寨的印象,就是从电视新闻里知道,西哈努克亲王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小时候知道世界有七大奇迹,知道在东南亚一个神秘的小国,有一个吴哥窟的地方,知道那里曾经有一个辉煌的皇朝,因为年代的久远,被历史所烟没。 小时候一定想不到有这么一天,会置身于其中,感受它历史长河里留下的痕迹。 年2月及年11月我分别游览了两次暹粒。 年是香港飞河内北往南到胡志明市,再从胡志明坐过境大巴前往金边,然后金边坐游船到暹粒。在暹粒呆了三天。 年11月,则是双飞暹粒九天,在暹粒租当地摩托车随处闲逛,跑一些偏辟的小地方。 慢下来,随处闲逛,这是我喜欢的旅行方式!! 柬埔寨 CANBODIA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西南部,占地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万,高棉族占80%。华人、华侨约万,其中广东潮汕人就占了约70%。 柬埔寨古称高棉,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建国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时期。9-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13世纪中叶起—年由于泰国的素可泰王朝入侵而衰落。 年沦为法国保护国。年9月被日本侵占,年11月9日宣布独立。年至年间,红色高棉获得柬埔寨执政权。 年,柬埔寨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实行自由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柬埔寨国会是柬埔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每届任期5年。 年7月1日,世界银行宣布柬埔寨正式脱离最不发达国家,成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暹粒 SiemReap 暹粒是柬埔寨暹粒省的省会,距离金边公里,距离泰国边界只有公里,人口大约有85,人。暹粒是参观吴哥古迹重要的停留地。 令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对这座不起眼的小城趋之若鹜的是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来暹粒旅游的游客大都喜欢到吴哥窟去参观。 暹粒集市 AUTUMN 令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对这座不起眼的小城趋之若鹜的是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来暹粒旅游的游客大都喜欢到吴哥窟去参观。 暹粒的市集和路边的水果摊 11月的柬埔寨已慢慢进入旱季,天气还是非常的炎热,雨水较少的天气,看日出日落的机率较高。相较而言,我觉得吴哥的日落更美。 暹粒给我的感觉有点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小城的样子,相较金边,更安静、纯朴一些,毕竟金边是一个拥有万人口的省会城市,而暹粒则是只有8万人的小城。 在金边,任何地方,当地人都提醒你要保管好东西,相机,手机,钱财不要外露,城市嘈杂,脏乱,在皇宫之路之隔的河边,就是一排贫民的棚屋,光着脚板,不穿衣服的小孩在广场玩耍,而暹粒却感觉治安好些,民风纯朴些,宁静些。 吴哥皇朝 Angkor 吴哥王朝(DynastyofAngkor,公元年~年)为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由阇耶跋摩二世于年建立,至蓬黑阿·亚特年迁都金边为止,历34代王,年。 主体民族为高棉人,原先信奉印度教,后改信大乘佛教。苏耶跋摩二世及阇耶跋摩七世时达极盛时,势力范围远远超过当代柬埔寨的领土,占有今柬埔寨全部、泰国及老挝大部、越南南部,是东南亚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国家。后由于泰族入侵,于年避迁金边,以金边王朝之名存续至现代。 “吴哥”,词源于梵语nagara,意为“都市”。它是9~15世纪东南亚高棉王国的都城。 在吴哥王朝期间,王朝均定都吴哥,并大兴土木,建造王城及大小寺庙馀座,散处于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女皇宫/变身塔日落 Angkor 《吴哥之美》 蒋勋先生自年以来,先后游历吴哥十四次编著了《吴哥之美》,可谓关于吴哥窟的代表作,引领读者阅读观看吴哥遗迹与吴哥王朝的艺术之美,非常推荐带着这书游览吴哥,一定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网上也有音频版和视频版。 蒋勋先生说:旅途中有一本书可以阅读,可以反省,可以思考,是无比快乐的事。希望你有机会带著《吴哥之美》,同游吴哥! 女皇宫浮雕 ANGKOR 《真腊风土记》 元代中国官员周达观,曾于年抵达吴哥,写成「真腊风土记」,详细叙述当时吴哥的面貌。 元成宗元贞元年(年),浙江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前往真腊,周达观逗留约一年后于年7月回中国。回国后以游记形式创作了《真腊风土记》。 《真腊风土记》描绘真腊国都吴哥城的建筑和雕刻艺术;详细叙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经济、文化习俗、语言;并记载了真腊的山川、物产等,其中还记载了当时居住在真腊的海外华人的状况,其时他们被称为“唐人”。 吴哥遗迹 AngkorWat 吴哥始建于公元年,完成于年,前后历时年。在几百年的建造过程中,吴哥三易中心。第一次王都中心建在巴肯寺(耶输跋摩一世时代),第二次王都中心是在巴戎寺(罗因陀罗跋摩二世时代),第三次王朝中心又定在巴芳寺(乌答牙提耶跋摩二世时代)。 在历时余年的吴哥大规模建设时期,可以看出许多建筑艺术风格方面的变化,所反映的宗教内容则从印度教崇奉的湿婆、毗湿奴诸神到大乘佛教崇奉的观世音菩萨。 通王城 ANGKOR 在吴哥王朝时期,极力吸引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并且建造一系列大规模的寺庙,这些寺庙分布于都城内及周围区域。现存的吴哥建筑群包括吴哥城(AngkorThom大吴哥)、吴哥寺(AngkorWat小吴哥,又称吴哥窟),以及其他的建筑约座,散布在约40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中。 吴哥曾先后两次遭洗劫和破坏。第一次是在年占婆人侵入柬埔寨时,吴哥遭受了劫掠;第二次是年暹罗军队的入侵,攻陷了吴哥。吴哥遭到了严重破坏,王朝被迫迁都金边。此后,吴哥被遗弃,逐渐淹没在丛林莽野之中,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被发现,据说是一个名叫亨利·穆奥的法国博物学家发现了吴哥古迹。 游览吴哥主要有四大块: 一:大小吴哥,这里离暹粒市区7公里,可以骑自行车前往,也可以包车前往,基本三天可以游完里面的精华景点,还可以看吴哥的日出日落。这里是包含在景区套票里的(景区门票分一天,三天和七天)。景区的门票站在前往吴哥半道的岔路上,左拐进去两三公里买票,还要再开回来,在快到小吴哥的路边有检查站,不在正马路上,要绕去路边验票,而本地人则直接进入。 二:外围的女皇宫(距暹粒25公里)、崩必列(距暹粒70公里),这两个地方是不含在套票里的,需另外买票,因为他们是同一方向,可以包一天的车游览。路的田园风光和村落也是一道风景。只是这边的路边小贩多不会英文,都是周边的村民卖些土产,水果什么的。 三:暹粒东边12公里的罗洛士遗址,这里是吴哥皇朝最早的都城,公元9世纪的吴哥王朝,后来才迁都到大吴哥。这里也是吴哥套票里的景点,这里比较少人前往,三个景点的路标也不太明显,不太好找。 四:洞里萨湖及周边水上村落,水上村落旅行社行程里一般都会有,或是自费项目。 吴哥寺 AngkorWat 吴哥窟(AngkorWat),又称吴哥寺,小吴哥,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 吴哥窟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是苏利耶跋摩二世(—1年在位)时为供奉毗湿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 吴哥寺 AngkorWat 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结合了高棉历代庙宇建筑的两个基本的元素:立体庙山的多层方坛和平地庙宇的回廊。吴哥窟的庙山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平台组成,层层高叠,形如金字塔,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庙山顶部矗立著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三道回廊象征须弥山所在地的土、水、风;庙山周边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吴哥寺 AngkorWat 吴哥窟的浮雕艺术极为精致且富有真实感。在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干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 吴哥城 Bayon 吴哥城又名大吴哥是9世纪至15世纪高棉帝国最长久的国都。吴哥都城占地9平方公里,在这范围内包括一系列各朝建立的古都遗迹。 通王城呈正方形,是一处被长达12公里的城池所包围的城市。在吴哥城中央,依照佛教须弥山的概念建立起了壮观的巴戎寺(Bayon),在整个通王城的范围内,还有巴方寺(Baphoun)、绯明纳卡寺(Phimeanakas)、癞王坛(LeperKing)、战象台阶(TerraceofElephants)等著名建筑。 吴哥通王城全城共有5道城门,4道通向城中心的巴戎寺,还有一道通向皇宫的“胜利门”,城门上面是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5座城门外各有一座横跨护城河的大桥,桥的两旁置有石像,每边27尊。石神高2米半,成跪坐状。 巴方寺/象台 Bayon 吴哥城曾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大、最繁荣、最文明的王国之一的高棉王朝皇家中心。从9世纪的最后10年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I)迁都至吴哥直到13世纪初期,吴哥诸王统治着南起中南半岛南端,北至云南,东自越南,西到孟加拉湾的大片土地。在此期间,他们动用了大量人力、财力从事大规模建设, 在历时余年的吴哥大规模建设时期,可以看出许多建筑艺术风格方面的变化,所反映的宗教内容则从印度教崇奉的湿婆、毗湿奴诸神到大乘佛教崇奉的观世音菩萨。 象台雕像 Bayon 吴哥是行政和礼拜神君的中心。城市是以从印度传入并适应当地传统的宗教和政治观念为基础而设计建造的。按照传统的印度宇宙论模式,在建筑布局上体现象征性的宇宙结构。庞大的贮水池、运河、沟渠系统是吴哥最初实行兴办水利和灌溉的最显著特色之一。 通王城门 BAYON 巴戎寺 在吴哥城中央,由阉耶摩七世建成于公元年左右。依照佛教须弥圣山的概念建立起了壮观的巴戎寺(Bayon)。 巴戎寺 Bayon 环绕中央尖塔的是49座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脸的佛面塔。有张四面佛的巨脸俯视着游客。每座塔布满着雕刻。除中央塔外,在两层台基的四周还排列着几十座形体相同的石塔,每座塔各有一个四面佛。四面佛的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于色。被称为神秘的“高棉微笑”。 巴戎寺 Bayon 几乎同样不寻常的还有巴戎寺米长的浅浮雕,令人惊叹地刻画了多达00个人物。第一重台阶墙壁上精致的雕刻栩栩如生地描绘了12世纪柬埔寨的生活场景,包括斗鸡和武术。 巴戎寺 Bayon 塔布龙寺 TaProhm 塔布茏寺是吴哥众多奇观中最引人入胜的一个,它似乎是直接来自电影《印第安纳?琼斯》(IndianaJones,美国探险电影——译注)的一个场景;电影《古墓丽影》(TombRaider)和《虎兄虎弟》(TwoBrothers)也都以塔布茏寺作为外景。 塔布龙寺 TaProhm 这座12世纪大乘佛教的寺庙是吴哥时代最大的建筑之一,它基本上保持了一个世纪前第一批法国探险家看到它时的原样。尽管吴哥的其他重要古迹都被纳入浩大的保护计划,四周吞噬一切的丛林都被清理掉,但这座佛寺却任由大自然肆意处置,有些地方已经破败不堪。据碑文记载,当时维护这一建筑竟然需要8万人之众! 其他 巴肯山/龙蟠水池/变身塔/圣剑寺/茶胶寺 巴肯山(PhnomBakheng) 建于耶输跋摩(~年在位)统治时期,这是吴哥几座代表须弥山的寺庙(包括吴哥窟)中的第一座。 巴肯山是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的一座小山,高约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从巴肯山顶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吴哥窟。 巴肯山是耶输跋摩一世迁都的结果,他从罗洛寺群一带迁都到了巴肯山地区,罗洛寺一带当时已经修满了先王的建筑物,不太适合这位年轻的君主实现其城市规划。以巴肯山为中心的耶输陀罗补罗所在地,一直到15世纪,都是柬埔寨的首都。 这座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建筑,整个设计意图来自印度的曼陀罗式风格。巴肯寺的座宝塔,按严格的几何图案对称地布置:顶层的五座宝塔,一在正中,四角各一,如五点梅花;庙山的每一层正方形台基的四角,安置角塔,共20座角塔。 圣剑寺浮雕 PreahKhan 龙蟠水池(PreahNeakPean) 由一个大方池和对称分布在四边的四个小池组成,就像巴厘岛的一些旅游胜地极富装饰性的水塘。大方池的中间矗立着中心塔,每个小方池都雕刻有一个有趣的地下喷泉。龙蟠水池神庙原来设在一个为圣剑寺供水的巨型水库中。 龙蟠水池原为医治美人的寺庙疗养所,中间的大水池四方各连有一个小型水池,大水池的水通过四个方面的雕塑的喷口流入小水池,当时在大水池的池底种满有医疗作用的草药,待雨季到来,池内水涨,药水就会流入小水池中,而人们认为四个池中的药水疗效不同,所以根据每个人病情的不同,再把病人安排到不同的水池里。 圣剑寺浮雕 PreahKhan 圣剑寺(PreahKhan) 它是在12世纪时,阔耶跋摩七世为供奉自己的父亲而修建的。据说当时大吴哥城正在修建,这里就成了国王临时的住所,也就是他举行朝拜和读书的地方 圣剑寺规模宏大,其长方形的围墙长米、宽米。通往寺庙有四条路,在寺庙的门口立着数尊手拿长蛇搅动乳海的众神与阿修罗,在圣剑寺东边入口有一座两层建筑物,相传这座房子是用来存放圣剑的,它的圆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筑风格。在圣塔寺的西面和背面则分别供奉着毗湿奴和湿婆的神龛。 寺名来源于阇耶跋摩二世传继承人圣剑的传说。这里曾经是高棉人最重视的寺庙之一,最重要的节日典礼都在这里举行,数千人供养和维护着这座寺庙。 比粒寺(PRERUP) 又叫变身塔,位于东梅奔寺的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比粒寺是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比粒寺(PRERUP)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可以看到烧焦过的痕迹,千年前在此举行仪式,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它的结构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 茶胶寺 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一座金刚宝座塔式庙宇,位于吴哥城东、塔布茏寺西北。1年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V)兴建,但半途而废。茶胶寺遗迹可见祭坛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的堆积在三层平台上。 茶胶寺原本是闍耶跋摩五世为自己兴建的葬庙。但是他在位时期,很多寺庙都没有完工。茶胶寺便是其中之一,在做到装饰工序的时间停工。作为一座未完成的建筑,茶胶寺记录了吴哥建筑的建造工艺:先用石块筑起整座建筑,再在墙壁表面雕刻佛像、浮雕。 登上茶胶寺的顶端,四周可见郁郁葱葱的绿色树林,还能俯瞰吴哥城全貌。 斑蒂斯蕾 BanteaySrei 又叫女皇宫,英文名BanteaySrei,即女人的城堡,又译为女王宫、斑蒂斯蕾。被誉为“吴哥古迹的明珠”的女王宫位于吴哥城东北约25公里处,原名湿婆宫,建成于吴哥王朝(门内加者)耶跋摩5世元年(公元年)。 斑蒂斯蕾 BanteaySrei 女皇宫主要供奉印度教的湿婆神,原名Tribhuvanamahevara-三重世界的主宰-即它供奉的主神湿婆。然而女皇宫的建筑看来分为两部分:东西轴以南的部分供奉湿婆,而以北的建筑供奉毗湿奴。 斑蒂斯蕾 BanteaySrei 女皇宫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色彩极为艳丽。含有大量水分的红土既便于运输、建筑,也利于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而建筑建成后,经过风干,就变得异常坚硬,千年不坏。 斑蒂斯蕾 BanteaySrei 其实这个地方和女王没有什么关系,一个美丽的误会而已。这座寺庙是当时的国师(Guru)退休后,国王帮他修建的一个静养的僧舍,但这座僧舍因为有很多美丽的女神雕像而被误认为是女王的宫殿。 崩密列 BengMealea 图片摘自网络 崩密烈是一个彻底荒废了的寺庙,在暹粒东北约70公里处,与它相比,同样荒废的塔布茏寺只能算是忘了给草坪割草的庭院。建造它的就是给世界留下吴哥窟的苏耶跋摩二世。其布局和它名气更大的孪生兄弟吴哥窟极其相似。 但是今天的崩密烈已经变成了乱石堆,很难想象它和吴哥窟有何相似之处。有的地方先后因为排地雷和拍电影清理过丛林,但是这儿仍然有一种特殊的氛围。 虽然在暹粒呆了很多天,也去了两次,因为还是比较远的路途,所以一直没有去崩密列,但它也算是攻略里提到,但又没有太规划的景点了。 罗洛士遗址 ROLUOSGROUP 被认为是高棉艺术开端的罗洛士遗址群位于暹粒市东南方约12公里的地方,分为三处遗迹,分别由巴孔(Bakong)寺、罗雷(Lolai)寺和普利哥(PreahKo)寺三地组成。 罗洛曾经是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I,~年在位)的首都。这儿的古寺群属于高棉人最早建造的大型石庙,标志着古典艺术的开端。尽管不能与其他主要古迹相媲美,但是参观这些寺庙可以让你了解天才的高棉建筑艺术的历史渊源。 巴孔寺(Bakong) 是吴哥早期寺庙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因陀罗跋摩一世的杰作,用于供奉湿婆(Shiva),象征着须弥山——这一点被很多后来的吴哥寺庙仿效,包括吴哥窟。该建筑群包括一座5层台阶的金字塔形中央沙石宝塔,以及四周的8座砖砌和沙石宝塔。 巴孔寺 Bakong 神牛寺(PreahKo) 有6座饰有沙石和泥灰浮雕的砖结构prasat(塔),与前吴哥真腊时代的早期砖结构建筑有直接联系。该寺由因陀罗跋摩一世建于公元9世纪晚期。 罗雷寺(Lolei) 是曾经国王为了纪念父母所建之寺庙,由四座炼瓦所建的祠堂组成。此地区为吴哥窟遗址的前身,是柬埔寨最古老的历史建筑,也是罗洛士遗址中最小的寺院,现仅存4座佛塔。 罗雷寺的佛塔不是石块堆砌起来的,而是用砖砌的塔身,再将石雕镶嵌到塔身上。塔上的雕刻精美。纪念父系家族的塔身雕刻的是武士;而纪念母系家族的则是身着百褶裙,腰系宝石吊链,婀娜多姿的女神。这是此处独有的现象。 洞里萨湖 TonleSap 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呈长形位于柬埔寨的心脏地带,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滨平原平坦、广阔,长千米、宽多千米,西北到东南,横穿柬埔寨,在金边市与贯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汇。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 在6-11月的季风期间,高涨的湄公河水倒流注入洞里萨河中,使洞里萨河的流域面积从约2平方公里增加到约平方公里,深度也由0.9~3米增为9~14米,雨季时,该湖宽度由约35公里增为公里。 乘船游览洞里萨湖,可以了解并欣赏两岸边柬埔寨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水上人家、观赏落日和鸟类栖息地都是值得欣赏的。 年,曾经从金边坐船到暹粒,全程七八个小时,费用比坐车贵些,船不大,容量大概三四十人,单排四个位,因为水位问题,半道换了个更小的船,一船人只有我和同伴穿了救生衣,洞里萨湖湖水泛黄,一眼望不到边,对于旱鸭子的我来说,是蛮恐怖的经历。靠岸的地方也全无码头可言,就是一泥滩,一靠岸就有许多嘟嘟车司机涌上来抢客,感觉十分混乱,在东南亚旅行,真的需要一颗闯荡江湖的心哈。 暹粒码头及沿途湿地 TonleSap 空邦鲁浮村是生活在洞里萨湖边的一个个特色水上社区。长期漂浮在水面上生活,除了柬埔寨人,其中有一大部分是越南人。曾经住在这里的是一些越南难民,由于战争的原因被遗留下来,成为了无国籍人士。 每个村庄的到达时间长短都不一样,完全依赖于旱季(公路时间长,水路短)和雨季(公路时间短,水路长)。雨季来临,洞里萨湖水来势汹涌,高高的吊脚能保护房屋不被淹没;旱季时候,湖水褪去,露出的泥土变成了可以行驶的陆路(土路)。 睡到自然醒 AngkorWat 我们租了七天的摩托车,买了七天的套票。每天的行程就是:睡到自然醒,早餐,出发,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回客栈休息,午休后,再找个地方逛,到天黑后再开回城。 每天的饮食基本就是早餐金边米粉,中餐自带或景区的小吃店里解决,在暹粒的菜品不太复杂,来去就是蔬菜、鱼、鸡、汤、果汁的各种搭配,呵呵,学好这几个单词的英文,点菜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暹粒没有公车,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三轮嘟嘟车,机场租车会贵一些,最好是叫酒店叫车来接,这里也有很多摩托车出租,8-12美金左右,比泰国要略贵些。 游览吴哥包车的话,三轮嘟嘟或小车、面包车都有,可以在淘宝或基他网站预定,也可以叫酒店约车,通常都是常规景点两天、三天、五天的套餐,费用也不算太高,三天的行程小车几百人民币就可以了。 暹粒最好的马路就是前往吴哥窟的多车道柏油路,城里只有主干道是坑洼的水泥路,小巷里的路基本是泥路。所以不下雨的路上是沙尘滚滚,下雨时就是泥泞不堪。不过前往女皇宫和罗洛迹址的路况还好,都修了水泥路。导航的话,个人觉得谷歌的会比百度好用一些。 芭蕉树下的客栈 AUTUMN 柬埔寨和越南一样,属于曾经的法语系植民国家,英语并不太通行,很多普通百姓,嘟嘟车司机都不太讲英文,但做游客生意的人基本就没问题,特别是景区做生意的,卖纪念品的,全中国游客都知道他们是语言天才。认识各种国家货币,用各种语言做生意,市场里卖围巾的小姐姐说,她们什么国家的钱都收,不过不收硬币,因为只认得纸币,不认识硬币。 河边的酒巴街的店面比较有小资情调,而当地的小店面还是比较简单的,旁边就是卖纪念品的大集市,沿河夜市有一些路边小吃,卖果汁,米粉,炒饭什么的,市区可以逛的地方就是沿河一带了。 乡下路边还有很多的吊脚楼房屋,两边多是棕树,椰子树,加上独特的房屋,棚子,倒是很有东南亚风情。 民族表演自助餐 热带国家的水果比较多,也不贵,特别是在暹粒,暹粒是旅游城市,相较柬埔寨其他地方,消费还是较高的,但就中国的物价水平,我觉得还可以,我们基本每天会买一个棷子,景区的话就一美元一个,市里小巷会更便宜些,景区的小朋友会拿着一串串皇帝蕉兜售,大概两三元人民币一串。 去女皇宫的路上有一些卖棕糖和水果摊,棕糖的味道很香,也不太甜,有点椰糖的味道,树波萝大概人民币5元一公斤,这里是按公斤卖的,打算买一个回去,朴实的村民比手划脚地给我说要放几天才能吃。差点要搬个二三十斤的树波罗回来。 送水节 AngkorWat 年11月22日,我们在暹粒遇到了送水节,来之前也没有做功课,看完日落,从吴哥窟回程的路上,遇上了大堵车,在暹粒这样的一个小城,想不到的是堵的是摩托车。四面八方的人涌进城里,平时半小时的车程,我们从城北绕外围到城南,再回客栈,花了两个多小时,还是多亏十几年的摩托驾龄了。 Autumn /11/22 早上经过暹粒河,正好碰在比寨龙舟,晚上的候街上热闹得不得了,街上好多卖河灯的摊摊,家家门口供奉食物,我们也算是误打误撞体验了一次柬埔寨的送水节了。 Autumn /11/22 日出/日落 AngkorWat 吴哥窟的日出最经典的是小吴哥寺了,16年的时候看过一次,18年去了两趟,凌晨四点起床,摸黑开着摩托车前往小吴哥,到了之后人也没两个,黑灯瞎火的,东南西北也找不着,还好陆续有包车的客人前往。也还好暹粒的治安比金边好。 小吴哥日出 SUNRISE 游吴哥的日落攻略上介绍的都是巴肯山,下午三点多钟就开始有人排队等候,因为巴肯山是限制人数的。 尽管这儿仍然是拍摄远处落日余辉中的吴哥窟的绝对山顶位置,但如今的巴肯山神庙已经熙来攘往。看日落较为安静的地点是科荣寺(PhnomKrom)的寺庙群,从那儿还可以俯瞰洞里萨湖和比粒寺(PreRup)。 秋日美食家 AUTUMN 另外一个是变身塔也是不错的地方,位置比较高,我们呆的时间比较久,皇家浴池和龙蟠水池也能拍到不错的日落,还有就是洞里萨湖。总之只要不下雨的日子,吴哥的日出日落是非常之美的。 龙蟠水池日落 SUNSET 特别是龙蟠水池,误打误撞,却见到最美的日落,也许是没有什么攻略提到,也相对比较远,这里几呼没什么人来。 Angkor 如果你忘不掉过去 那是你没有埋葬内心的秘密 所以一定要去到吴窟去 如果你想开始新生活 那要把她带到吴哥窟去 并肩在那高高的吴哥窟上 看日出日落 体会沧海桑田 诉说漫漫情愫 ~~~~~~~~~~摘自网络 感谢百度,本文文字介绍大部份来自百度!!! 点击蓝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kz/7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年初一,爬梧桐山,上头柱香,抽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