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更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宗奭曰:世谓之南薄荷,为有一种龙脑薄荷,故言南以别之。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猫食之即醉,物相感尔。治骨蒸热劳,用其汁与众药熬为膏。

  中药名:薄荷、苏薄荷

  用药部位: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多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证。

一、本草考证

  薄荷最早记载于唐代孙思邈《千金-食治》中,名为番荷菜,“味苦,辛,温,无毒。可久食,却肾气,令人口气香。主辟邪毒,除劳弊。形瘦疲倦者不可久食,动消渴病”。

  李时珍:薄荷,人多栽莳。二月宿根生苗,清明前后分之。方茎赤色,其叶对生,初时形长而头圆,及长则尖。吴、越、川、湖人多以代菜。苏州所莳者,茎小而气芳,江西者稍粗,川蜀者更粗,入药以苏产为胜。

  《物类相感志》云:凡收薄荷,须隔夜以粪水浇之,雨后乃可刈收,则性凉,不尔不凉也。野生者,茎叶气味都相似。

二、植物来源及形态特征

  唇形科Labiatae薄荷属Mentha薄荷M.HaplocalyxBriq..[1]

  薄荷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各地多有栽培,其中江苏、安徽为传统地道产区,但栽培面积日益减少。

生长于湿润环境的薄荷

薄荷花

生长于水流中的薄荷

薄荷的方形茎

  薄荷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不宜在荫蔽处栽培,薄荷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湿润的夹沙土或油沙土较好。在海拔米以下地区可生长,生于水旁潮湿地,海拔可高达米。主要在夏、秋两季采收。

生长于石头旁的薄荷

有时在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时,野生薄荷的叶片还会变成深紫红色。

薄荷种子

三、性状鉴别

  干燥全草入药,茎方柱形,长15~35厘米,直径2~4毫米,黄褐色带紫,或绿色,有节,节间长3~7厘米,上部有对生分枝,表面被白色绒毛,角棱处较密,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中空。叶对生,叶片卷曲面皱缩,多破碎。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具有白色绒毛;质脆。枝顶常有轮伞花序,黄棕色,花冠多数存在。气香,味辛凉。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四、食用价值

  古时人们将薄荷切碎制作菜羹食用,日常生活中薄荷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

  1.薄荷糕:取绿豆煮到烂,放入薄荷汁液捏成馅,然后放置锅内焖熟即可,待凉后即可食用。

  2.薄荷粥:取新鲜薄荷,与清水一起用中火煎煮,冷却后将薄荷叶捞出,汤留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内煮粥,快熟时放进薄荷汤及冰糖,直至煮沸,撒入几粒枸杞调色。

  3.薄荷水:取薄荷叶,洗净,用煮沸的开水进行冲泡,能起到消火解暑的作用。

  4.薄荷炒菜:将薄荷洗净备用,将肉类放进碗内,加入蛋清、淀粉、盐搅拌均匀,放入锅中翻炒,加入其他调味料,出锅前放入薄荷一同拌匀即可。

五、中药小故事

  秦始皇吞并六国,成就霸业后,土木工程也随之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一项宏大的工程就是霸占骊山,打造华美富丽的皇家温泉会馆—骊山汤。为了装点庭园,秦始皇命令园艺工人寻找珍贵的奇花异木,既能体现气派,够得上皇家风范,又要显出温泉特色。

  经过精挑细选,一草一木共有两种植物最终脱颖而出。入选的树木是棕榈,彼时人们对南方的特产风物知之有限,只有被温泉滋养的土地,才能助棕榈树勉强抵御北方的严寒而存活。入选的花草,则是一种叫“茇”(读音为“拔括”)的不起眼小草。这种生于水边潮湿处的植物,在温泉浸润的湿地上长势喜人,且它的清香气味可以为人消暑解忧,令秦始皇大加赞赏。西汉学者扬雄在《甘泉赋》中,还专门记录了这两种植物,称:“攒并闾与茇兮,纷被丽其亡鄂。”其实,当初秦始皇的奇异花草“茇”,在如今南北各地的溪流旁都能时常见到,根本算不上珍贵稀有,此外,这种植物还有了个更通俗的名字——薄荷。

(本文经中药学教研室刘烨老师审核)

审   核:高佳佳

责任编辑:董晓彤

助理编辑:杨 霞

版式设计:李鑫婷

文字编辑:武宇奇

      周雨桐

      李志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kz/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