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6241.html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

相关名

旁其、天台乌药、鰟魮、矮樟、矮樟根、铜钱柴、土木香、鲫鱼姜、鸡骨香、白叶柴。

产地

产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四川、广东、广西、陕西、台湾等省区。越南、菲律宾也有分布。

采收加工

乌药多于冬、春两季采挖,取膨大部分的块根,洗净,晒干;或刮去栓皮,切成薄片,晒干或烘干。

性状鉴别

高可达5米,胸径4厘米。树皮灰褐色,根有纺锤状或结节状膨胀,一般长3.5-8厘米,直径0.7-2.5厘米。

外面棕黄色至棕黑色,表面有细皱纹,有香味,微苦,有刺激性清凉感。

幼枝青绿色,具纵向细条纹,有金黄色绢毛,后渐脱落,老时无毛,干时褐色。顶芽长椭圆形。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近圆形。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效

行气止痛,现已证实有健胃驱风、促进肠蠕动作用。效力比木香稍强。

主治病证

(1)用于胃寒痉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

(2)治气逆胸腹胀痛,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

(3)还可以理七情郁结,治疗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4)用于小儿疳积,还能对小儿腹中有虫起到驱虫的作用。

(5)治疗肠炎痢疾,大便带脓血,食少便溏。

(6)对跌打损伤,风湿麻痹也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磨汁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气虚、内热者忌服。孕妇及体虚者慎服。

配伍

乌药配伍沉香

乌药温肾散寒、行气止痛;沉香醒脾开胃、祛湿化浊、行气止痛。

二药合用,走气分、达下焦,有醒脾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脾虚之胸闷、腹胀、气短、乏力、呕吐等症。

乌药配伍当归

乌药辛开温通,行气解郁、散寒止痛,偏走气分;当归辛散温运,养血活血、调经止痛,偏走血分。

二者合用,共奏行气活血、散寒温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气滞血淤之痛经、产后腹痛以及寒疝等症。

乌药配伍木香

乌药行气止痛散寒,长于温散下焦寒湿;木香行气止痛,功擅行脾胃气滞。

两药相须为用,其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寒凝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属气滞不通者。

乌药配伍薤白

乌药行气止痛散寒;薤白通阳散结行气。

二者合用,有行气通阳、止痛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疗阴寒痰浊凝滞所致之胸痹而症见胸闷、疼痛者。

乌药配伍益智仁

乌药温肾散寒;益智仁补肾缩尿。

二者合用,有温补肾阳、散寒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虚衰之尿频、遗尿等。

故事

相传在汉朝浙江某县,有姓刘、姓阮两位青年,为医治村上流行的心痛病,远离家门上天台山采药,随身带的干粮吃完了,而药仍未采到。

后来,他们打听到这种药产在桃源洞一带,就向该洞奔去,但没走多远便饿昏在地,良久,两人被突然飞来的一片红云催醒,转眼之间红云又变成许多丰硕的桃子,两人正饿得发慌,随即摘来桃子就吃,吃后浑身是劲,又继续上路。

走过一道山岭,只见前面水潭边有两个少女,一着红衣一穿绿袄,朝着他俩微笑,还叫着他俩的名字,两人非常惊奇,忙问:“彼此素不相识,姑娘怎知我俩名字莫非是仙女”两位姑娘点点头。穿着绿袄的姑娘说:“我叫碧桃,她名红桃,家住桃源洞,今日特来请你们前去作客。”

刘、阮两青年男子随两仙女进入桃源洞后,才知这姐妹俩是天上司药的仙女,奉命在此看守仙药—乌药。他们彼此一见钟情,相亲相爱,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

一天,刘对阮说:“我俩人山已久,药还未采到,如何是好”两人正在发愁,只见两仙女捧着仙药走来,说:“两位专来采药,历尽艰辛,现特以此乌药相赠,可治心口痛。”第二天一早,两仙女送他俩上路,难分难舍,依依惜别。

刘、阮两人回到家乡,村里已景物全非,全村父老均不相识。后找到一位百岁老人,他说在儿时听祖辈说过村里有两位祖公人天台山采药,后来音讯全无。

刘、阮两人听后,大吃一惊,想不到入山才半年,人间已七世。他们两人将乌药种到园中,一夜之间已是满园翠绿,稍后将乌药分赠众乡亲治病,疗效非凡。

三个月后,刘、阮又返天台,桃源洞已是岸壁生苔、雾锁洞口,仙女不见了,而洞边却多了两座山峰,形似仙女,这就是现在的“双女峰”。由此,天台乌药美名大振,享誉海内外。

点击

右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yy/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