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邑凝聚杭川人文,传播乡土新风,厚植文化根脉,构建云端家园

临城镇地处上杭县城乡结合部,亦城亦乡,是一座有着千年古韵的重镇。东接庐丰畲族乡、泮境乡和白砂镇,南与中都镇和武平县象洞乡比邻,西连湖洋镇,北与旧县镇接壤。今天杭邑乡镇专题为您讲述这个富美城郊,活力——临城。

(点击播放,视频来源: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临城镇全镇地处上杭城乡结合部,亦城亦乡,于年撤乡建镇,现辖20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会,其中西南、上登、石砌3个村为少数民族村。

境内多低矮山脉组成的丘陵地,含无机磷丰富,又有河谷交叉,汀江从北到南经十二村三摺绕流而过,多小块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气候、地理、环境极适宜发展农业生产,是全县重要的粮食、水产、生猪生产基地,是老字号之镇、是文旅古镇、是革命老区、是康养圣地、是体育小镇更是美丽城郊。

01

文旅古镇临城是文化旅游胜地。境内西普陀旅游区、七峰山旅游区、九仙湖旅游区、深陂水库、古石岩、迴龙阁等景观丰富,历史上还有南塔禅钟、驷马樵歌、袍岭朝云、长坝乐耕、石潭秋月、七峰拥翠、三折回澜、琴岗雾色、虹度恬波等九大杭川胜景。千年古刹——西普陀寺位于临城镇白玉村的千年古刹西普陀寺始建于宋朝年间,与浙江普陀山、厦门南普陀“同宗临济”,有“未有上杭城,先有普陀寺”之说。西普陀寺遗址位于上杭县临城镇白玉村上圆山(又称覆箩山)山腰。

▲国家森林公园西普陀

明万历四十年(年),明代禅宗临济派高僧香林和尚在此重建丛林寺院而恢复禅风,在西普陀寺遗址上按原样重新修建起了建筑风格独特的圆形寺庙。因寺庙坐落在半山腰,时常烟雾缭绕,故取名为“云峰寺”。

据民国“上杭县志卷二十二古迹志”中记载:云峰寺太平里梅溪覆箩山,亦名上圆山,旧名众胜庵。清咸丰三年因连续降雨,山体滑坡而损毁,后按原样复建,结构独特像永定土楼一样为圆形建筑,是根据天、地、人三才的格局建造的。

明代著名的临济派高僧香林大师主持时,云峰寺”僧众数百,禅农两旺,晨钟暮鼓和鸣,香火青灯辉煌,朝山进香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它与浙江东普陀、厦门南普陀、长春北普陀,同宗临济,以供奉覌音闻名,形成中国四大普陀。

客家古典建筑——迴龙阁

临城镇上登村有一座塔式的建筑,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古朴庄重,多年来,它依旧挺立,向世人诠释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迴龙阁。

▲迴龙阁

迴龙阁(又称回龙阁、罗登塔、仙桥宫),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道光中(年)重修,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土木结构,悬山式翅角飞檐葫芦顶,该阁结构坚固,面对南山、背倚葫芦岗,上载危岩、下临深潭(螺田潭),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是古代珍贵的古建筑遗产。

迴龙阁共五层,第一、二层为四角形,寓意为“四季平安”,第三至五层为八角形,寓意为“聚四面八方山川之灵气”。阁高16米,通进深16米,通面阔15米,一层至五层栏杆楼梯沿墙而转环形上升,呈螺旋状,一二层为面阔三间,中间主厅,两侧厢房,内墙皮心对心宽度均为三丈三尺三寸(即11.1米),三至五层为一厅式,其宽度逐渐减少,分别为8.6米、6.5米、3.2米,一至四层正厅供奉有菩萨神佛,每层走廊栏杆为木质,是上杭塔式建筑的典型实例,年7月被列入上杭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1月被列入福建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杭川西湖——深陂水库

▲深陂水库

02

老字号之镇在我们上杭有不少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具有独特工艺和经营特色的老牌企业。这些老牌企业曾经获得社会广泛认可,赢得了良好商业信誉。我们称之为的“老字号、老品牌”,是停留在每个我们记忆深处的原始的味道。

“三裕”上杭乌梅上杭乌梅久负盛名,肉厚味美,甘香可口,回味悠长,在明代即为朝廷贡品,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上杭乌梅”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临城镇林青是上杭乌梅制作技艺的第十九代传承人,对乌梅的品质把控有着自己独到之处,保持了上杭乌梅的优良品质,林青从年创办杭梅加工厂至今,执着打造“三裕”上杭乌梅”老字号,还设立了乌梅制作技艺传习馆,希望这种技艺世代相传!

“杭俏俏”糕点上杭县临城果菜加工厂生产杭俏俏牌葱油饼、米糕白月饼,获得广大群众喜爱。33多年来,上杭老字号“杭俏俏”系列糕饼见证了无数客家人喜庆团圆的美好时刻,我县广大适龄青年订婚多以饼道喜,形成了馈赠“订婚饼”的习俗。“杭俏俏”葱油饼、米糕白月饼等更是走向了全国市场。

“古石岩”客家米酒临城镇雷志杭、李华玉夫妇酿制客家米酒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成为上杭远近闻名的客家米酒酿酒大师,在核心环节一直是纯手工酿制的,他们的“古石岩”米酒在各届博览会中也屡获大奖。他们相信,随着国家民族文化的复兴,以及中国人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将很快接过客家米酒的大旗,把客家米酒这个维系客家人家国情怀的酒类做的更好,更大……

03

革命老区临城是著名革命老区。年5月,随着暴动的革命浪潮不断高涨,革命火种传播到一息亭(临城镇古石村草鞋岭),草鞋岭又名上迳,是临城镇古石村的一、二小组,村子的四周林木茂密,三四里地无其他村庄相连。西北片四五里处是杭川一个自然景点—七峰山。村中一条古道是昔日上杭城去连城、长汀的通衢大道。道中有一亭叫“一息亭”。这里曾建立游击队联络点,负责转运物资、食物、药品等,成立组织,开展游击战,经历过大获全胜,也历经过损失惨重。解放后,上级政府根据草鞋岭人民为革命胜利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把草鞋岭定为革命基点村。20世纪20年代以来,临城人民前赴后继跟随共产党闹革命,有革命基点村3个,革命烈士人。

▲曾经“一息亭”接头点

▲红军哨所遗址

04

康养圣地临城是康养胜地。全镇生态保护良好,是省级生态乡镇。紫金公园设立于年,是全镇镇最为著名的生态休闲公园,地理位置极其优渥,园内登山游步道、健身小石路、木栈道等应有尽有,是我县市民最为理想的休闲、游憩、健身场所。辖区内还有客家缘、南江滨公园、东江滨公园、杭川公园、汀江绿道等多处休闲场所。

▲紫金公园

▲客家缘

▲杭川公园

▲汀江绿道

05

体育小镇临城是体育小镇。辖区拥有诸多大大小小运动场所和体育场馆。林丹羽毛球馆位于临城镇二环路,建成于年,占地面积约3平方米,馆内设有16片标准羽毛球场地,每天前来打羽毛球的市民络绎不绝,是上杭市民健身的好去处。县体育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辖区内还有水上运动中心、海军“上杭艇”安置暨临江楼国防教育基地等多处大型文体场所。

▲林丹羽毛球馆

临城镇龙翔大道旁为海军“上杭艇”安置基地,据了解,年6月,我县结对部队——海军“上杭艇”光荣退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编制序列,并捐赠给我县用作国防教育基地使用,一并赠送的装备还有加农炮、火箭炮等。借此契机,我县打造海军“上杭艇”临江楼国防教育基地。该基地占地约3公顷,是以军事主题和红色文化元素相融合的城市休闲公园,集军事博览、主题纪念、国防教育、互动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小学生国防教育及素质提升教育基地。

06

美丽城郊

临城镇亦城亦乡,处于城乡结合部。农业种植面积广,辖区水果、蔬菜种类繁多。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的九洲台湾蜜雪梨,因果品外形美观、肉质脆嫩、多清甜、蜜香味浓、口感清爽甜润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辖区工业、服务业发达,上杭工业园区位于辖区。

鱼米之乡——九州

临城镇有一村庄,名曰“九州”,九州村在上杭县城北约5公里处,为汀江与旧县河汇合的三角洲上,这里地势宽阔平坦,土质肥沃,村舍云集,阡陌纵横,稻菽飘香,渔歌互答,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据《上杭县志》记载,早在上杭置县()之前,就在此设立过长汀县治,辖境为长汀、新罗两县地。唐开元二十一年(),福州长史唐循忠奏请朝庭在福州、抚州之间地区置州,于唐开元二十四年()正式置州,以长汀溪(现汀江)为名,称汀州。但在州治的选址问题上,各方争执不休,唐循忠只好亲自巡视择址。一日,他沿汀江溯流而上,到达九州河口,看到此地远靠逶迤莽莽的紫金山,近傍二江之水(即汀江和旧县河),河面宽阔,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船帆如织,交通便捷,商贸发达,为设州之所也。随即动工兴建城墙,不料,每到春季,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此地本来地处汀江中游低洼地带,又是二江汇合之处,更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成为水乡泽国,淹没田舍,城垣俱废,多次重修未果。唐循忠认为此地人杰地不灵,在此大兴土木,威摄龙宫,振怒龙王,洪水泛滥,不宜置州。于是将州治改设长汀。虽然此地设州治未成,但当地百姓念念不忘,仍称之“旧州”,后来为表达好愿望,治理洪水,成为“长久之治”,改名为“久州”,后便以吉祥数字取名为“九州”。

▲蜜雪梨

▲红心火龙果

▲南岗工业园区

轮值主编:杭邑樵夫

编辑:杭邑君

来源:活力临城

往期精选

9August

●我和我的家乡:上杭老街古巷的至味人间烟火,体验时光深处的原始老街!

●乡约你,魅力庐丰,多彩庐丰!

●毛泽东名篇《采桑子·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由来!

●百年工艺锡雕:隐藏在上杭老街巷子里的技艺!

●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客家壮志震淞沪!

杭邑樵夫

感谢您对杭邑的大力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zc/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