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90519/7150839.html

在涵江江口镇官庄村有一座古刹

因寺后山冈呈鼓形

山门前岩脚有一泉眼

如蟹吐沫,日夜不息

故名鼓峰涌源寺

鼓峰涌源寺兴建于宋朝宋高宗年间

寺里面有一个长椭圆形的石槽

那可是宋代的古物

也是鼓峰涌源寺的镇寺之宝

见证了古庙历尽沧桑

  鼓峰寺在江口东北大帽山脈东南麓的罗埔。官庄是一个美丽的现代化村庄,家家盖有别墅式的房子。鼓峰寺与官庄村隔着蒜溪,有一条平坦的水泥路相通。

  鼓峰寺在莆田名声不小,它曾经是莆田五大寺之一(广化寺、囊山寺、梅峰寺、龟山寺、鼓峰寺),当然与前四大寺相比,它是小弟弟,只排老五。但考其历史,看其规模,毕竟还是一座古老而规模不小的寺院。

  早在宋高宗建炎年间(-),这里创建一座观音亭。七百多年里屡有兴废。清文宗咸丰九年()僧章详从福清灵石寺来此,驻锡开山,兴建临济道场,开始名叫鼓峰涌源寺,至上世纪40年代,列为莆田第五丛林。

  山门前岩脚有一泉眼,如蟹吐沫,日夜不息,所以寺取名为涌源寺。今寺内尚存一只椭圆形石盆,石质发黄,两面均有刻字,可是已风化模糊,尚可辨认的有“考三十五妣何二十娘共捨三贯造,乙丑年冬月记”等字,考定为宋代之物。

  山门外有宽广的广场,寺左的山头树一尊石刻观音,原树广场上,以纪念这里早年是观音亭,近年移至小山头上,有石阶护栏可登攀。

  寺建筑中轴线第一进是山门,建得颇雄伟,上刻“涌源禅寺”。反面刻“登彼岸”。

  进入山门有一小院落,中间放一只巨大铜香鼎,上刻篆书“万年香火宝鼎”。

  进入寺内第一座是天王殿,两边有庑廊,悬山顶三段脊,高翘的燕尾脊是莆田建筑的特征。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依山而建,比天王殿高两米多,双檐歇山顶。大雄宝殿后为法堂,比大雄宝殿高三米左右,三间悬山顶。

  中轴线主建筑外,双边有钟鼓楼、祖师殿、伽蓝殿、客堂、方丈、法堂等配套建筑,皆为二层土木建筑。中间最后一进的法堂两边毗连分别为西归堂、功德堂,中有天井采光。主建筑外两边有混凝土结构的僧房、斋厨等建筑,二层悬山顶。

  鼓峰寺开山师章详曾先后剃度法嗣72人,名时为“仁”字辈,个个多才多艺,德望尊隆,被称为“鼓峰七十二仁”,成为禅林嘉话。

  鼓峰寺和尚曾散布东南亚、台湾弘法,现在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侨僧与鼓峰寺关系密切。这些高僧大德纷纷回国拜谒祖寺。证空法师也曾访问台湾,促进对外宗教文化交流。

来源|涵江文旅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jb/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