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展献给白衣天使们的10幅植物手绘
近日,以“品鄂风华-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为主题的LIAN博物绘画巡展湖北特展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圆满结束。展览一共展示了国内外48位优秀博物画家的82幅植物绘画作品。作品聚焦湖北特色野生植物和湖北常见园林植物,以手绘植物的艺术形式展现鄂之风华。 展览结束后,北京LIAN博物绘画发展中心及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精选了10幅精美植物画作赠送给今年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以感谢他们在抗疫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展览期间,约8万社会公众线下参观了画展。画作对象涉及湖北特色野生植物,如珙桐、鹅掌楸、连香树、中华猕猴桃、金钱松、石斛、七叶一枝花等;还有湖北常见园林植物,如月季、梅花(武汉市花)、荷花、水杉、杜鹃花、紫藤等,充分展示了湖北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本次展出的作品皆为植物科学绘画,属于博物绘画中的一种。植物科学画原本为近代欧洲博物学家在进行植物采集和观察时进行记录交流的一种方式,既能精准地反映出植物的形态特征,又兼具艺术美学,是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表现形式。 本次赠送给武汉医务人员的10幅画作均出自国内外知名植物画家之手,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 这其中有RHS伦敦植物艺术展金奖得主日本植物画家AkikoEnokido的《黑山茶》、选自欧洲经典植物学杂志《柯蒂斯植物杂志》的《湖北百合》、中国著名植物科学画家、博物画泰斗级人物曾孝濂老师创作的《亚美鹅掌楸》和《贴梗海棠》。还有国内一线植物画家倾情创作的7幅作品,分别为陈小芸的《粉扇月季》、吴秦昌的《龙游梅》、贺亦军的《银杏》、钱斌的《合轴荚蒾》、王浥尘的《巴东木莲》、张磊的《中华猕猴桃》。 10幅赠画作品介绍AkikoEnokido作品《黑山茶》 黑山茶(BlackCamellia),是日本山茶(Camelliajaponica)下的一个变种,是世界上最经典的黑色茶花之一。也是我国引进的颜色最黑的茶花品种,很多其他的黑色茶花,都是通过黑椿杂交培育出来的。黑椿花瓣是黑红色,有蜡质,花瓣向外翻卷,是半重瓣的小型花朵,有着红色的花丝和黄色的花蕊,每年四五月开花。 AkikoEnokido,日本植物画家。她先后师从澳大利亚的JennyPhillips,英国的PandoraSellars和其他国际一流植物艺术画家,作品曾在多个国际展览上被展出。年回到日本后,她开始画“古典茶花”系列,该系列获颁年伦敦皇家园艺学会展览金奖。 《柯蒂斯杂志》作品《湖北百合》 湖北百合Liliumhenryi,主要产于湖北、江西和贵州。多年生草木球根花卉。花瓣橙色具稀疏黑斑,蜜腺两边上流苏状突起,花药深橘红色,花期6~7月。中国特有种。 作品选自年的柯蒂斯杂志,是一幅经典流传的植物科学画作品。柯蒂斯杂志是欧洲经典植物学杂志。 曾孝濂作品《亚美鹅掌楸》《贴梗海棠》 鹅掌楸为古老孑遗植物。目前世界上存有两种鹅掌揪,分别分布在中国和北美,成为东亚与北美间断分布的典型实例,对古植物学系统学有重要科研价值。鹅掌楸属于中国的珍稀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亚美鹅掌楸为美国鹅掌楸和中国鹅掌楸的杂交品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园林绿化中。 贴梗海棠,花色大红、粉红、乳白且有重瓣及半重瓣品种。早春先花后叶,花朵鲜润丰腴、绚烂耀目,是庭园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枝密多刺可作绿篱。 曾孝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画家,被称为“中国植物画的领军人物”。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云南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科学画协会主席。 曾老师在四十余年的科研和艺术生涯里参与完成多项科学研究项目。他曾用45年时间参与编撰长80卷册、超过五千万字的《中国植物志》,并先后为五十余部科学著作画插图,发表插图余幅。在上世纪90年代,曾老师应邀为国家邮政局设计的《杜鹃花》和《杉树》两组邮票获得全国最佳邮票。他曾两次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作品《雉鸡》被该馆收藏。 曾老师用毕生精力在科学和艺术之间寻求结合点,用绘画形式讴歌大自然、宣传呼吁保护鸟类、保护珍稀植物、保护地球环境。 陈小芸作品《粉扇月季》 粉扇月季是非常受欢迎的园林常见月季品种,花粉色、高心卷边、香型、花型巨大、上花率高、单朵花开时间长、适栽范围广,属名贵月季品种。 陈小芸,LIANCenter签约植物画家。她长年为《家庭中医药杂志》绘制封面(土木香、丹参、百合等)。她的作品《七叶一枝花》曾入选”LIAN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全国巡展,作品《粉扇月季》入选"南阳月季花展览"。 吴秦昌作品《龙游梅》 这幅作品出自于我国植物绘画界鼎鼎有名的“手绘老人”——吴秦昌老师之手,是一幅专门为武汉创作的钢笔植物手绘。 梅花,是武汉市的市花。品种繁多的梅花中,“龙游梅”珍贵稀有,年由陈俊愉、陈惠秀等在南京梅花山发现。她以枝姿奇特别具一格,成为梅花中珍奇异品。 贺亦军作品《银杏》 “银杏是仅遗存于中国的珍稀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幸运的是北京到处都能看到。我的小院子里也种了三株银杏树,每到翩翩落英的季节,房前屋后那些碧叶泛成了金黄、灿烂无比,其中有两株银杏树年年果实累累。我特别喜欢站在银杏树下,与挂满枝头的银杏果深情对视,看泛着金黄色光芒的银杏叶摇曳撒落,享受一场关于银杏的生命盛宴。”——贺亦军 贺亦军热爱植物,热爱画中的生命,一直在植物绘画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坚持着。她的作品曾先后入选年在深圳举办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年“LIAN博物绘画全国13家植物园巡展” 钱斌作品《合轴荚蒾》 合轴荚蒾是忍冬科荚蒾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聚伞花序,花开后几无毛,周围有大型白色的不孕花,无总花梗,花冠白色或带微红,辐状,芳香;果实红色,后变紫黑色,卵圆形;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钱斌,植物插画师,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风格细腻柔美,色彩绮丽,擅长把握植物细节和质感。 王浥尘作品《巴东木莲》 巴东木莲因首次在湖北巴东县施阳桥发现而得名,因其花瓣形似调羹,故又名调羹树。巴东木莲仅发现于神农、巴东、利川,四川东南部的合江、南川也有分布。巴东木莲生于海拔-米的密林中,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为珍稀濒危植物。 王浥尘就职于杭州植物园,主攻科学绘画和自然笔记,擅长水彩、素描、颜彩、岩彩、电脑CG等绘画方式,致力于使用不同媒介展现植物的自然之美与科学之美。 张磊作品《中华猕猴桃》 中华猕猴桃是我国特有藤本植物,属于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年被英国著名植物猎人威尔逊首次发现于湖北宜昌,又被称为“宜昌醋栗”。中华猕猴桃在中国共有59种,又被称为阳(羊)桃、羊桃藤、藤梨。 本幅猕猴桃作品,呈现了37种猕猴桃,是湖北籍植物科学画画家张磊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国家猕猴桃资源圃”观察多次后进行创作的作品。本图共绘制了37种猕猴桃的花、果、叶,对比猕猴桃的花、果、叶能够让公众更为直观地了解每个种的差别与联系。 张磊,华中科技大学现代教育硕士毕业,自由职业者。擅长水彩、彩铅画。 十幅植物手绘赠予这群最可爱的人展览结束后,武汉植物园联合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jb/5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道教真的不能用檀香前因后果竟是这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