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ATMOODTOSHARE

今日心情分享

“任何事情在尘埃落定之前都是未知的”

"Anythingisuntilthedustsettles."

目录

01

濑溪河水映虹桥(邓义坤)

02

荣昌竟有五种方言(李城竺)

01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赖永亮)

02

嗨!春天里的油菜花(周永蕖)

01

读水彩风景画(九首)(陈玠)

02

立春(陈维宣)

03

梅竹松赞(廖正伦)

04

咏白海棠(蒋怀荣)

01

风的季节(周雪)

02

唐胜才的诗(唐胜才)

濑溪河水映虹桥

文/邓义坤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从学校分配到荣昌城。跨越濑溪河,站到桥上,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沉寂的老城,满目萧瑟。城市的小巧和孤寂让我有些失落。一座城除了几栋砖混结构的党政高楼稀落地布局在街道的主要路口外,就那么一两条两百来米的木质框架门面街道,从头能看得见尾,城市的落寞,甚至让人觉得很有古街破败遗迹的味道。

但这里的不完美,并不能会我失去对它的热爱,因为有河,城市就有了灵动的眼睛,城市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有一条河,蜿蜒前行,绕城而过,它就是濑溪河。有诗曰:“濑溪河水清又清,小滩路旁跨桥墩。卧波千载安无恙,溪水长流向远方。”桥面深深的辘轮车辙和人的足痕,足显其悠悠历史长河,足以见证这座城曾经的繁华与辉煌。熟悉了这里的一切,触摸到它跳动的脉搏,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它不会从头再来,再创奇迹!

几年过去了,我也习惯了在这座城市生活。每每晨曦,太阳还未露头,我漫步到濑溪河边,晨雾缭绕,人在雾中行,船在桥下过,桥忽隐忽现,似蛟龙摆尾,龙头抖身。

河堤拦水坝,河池水宽宽,这就是昌州古城独有的自然条件。它是大自然绝佳的馈赠,是上天的绝色装扮;它是城市灵动的眼睛,天天目视着这座城一起一伏的呼吸。我们相信,这座城有了富有灵气的濑溪河,更有勤劳朴实的昌州人,一家会有厚积薄发的时候。因为改革的春风像普济大地的及时雨,昌州这块大地也接受到了改革阳光的沐浴,它正蓄势待发,生命力已开始显现。桥边的岸滩,有几位男女,挥动着洗衣棒,搅动着清清河水,激起一层层浪花。

他们要洗尽一天劳作产生的困倦和污渍,期待新一天的开始。他们在窃窃私语,家里有了新的动向,所住的街道,所住的房屋,就要被规划,就要被拆迁。是喜是忧,他们心里充满了困惑。他们听说的不仅是街道老屋的改造,城市的扩展与延伸,河上的大小桥也要重新修建,家园似乎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又突然变得更加美好。

他们最担心的是暂时得不到安居,忧虑的是修桥会把他们天然的戏水乐场给占领了、淹没了。当家里最有威望的老者为了死守他们的老宅而与拓新者理论的时候,一群接受了新思想新思维的儿女们喜笑颜开地给老者带来了最有诚意的优厚条件和可期的美好愿望时,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脸上的愁云开始消散。

于是,他们常来到濑溪河边,站在小滩桥上,眺望着哗哗流向远方的白银滩水,诉说着吮吸濑溪乳汁的母爱之情,感恩灌溉天下粮仓的馈赠。他们向上苍河水祈福,向当政者祈福,脚下暗流涌动的濑溪河水就要猛涨,他们相信这里一切都向着美好的方向迈进。

渐渐地,我也迷恋上濑溪河,迷恋上濑溪河上的桥,我发现时常有摇曳的轻舟,渔夫踏舟撑杆飘然而上,水波荡漾,河面白鹤嬉戏,两岸河柳依依,倒影叠叠,水草丛生,这样的天然水乡让我欣喜若狂、为之陶醉。工作之余,到河岸,到桥上漫步追索,去寻找河上更多的变化,更多的美景,成了我最合适的休闲选择。在绕城而过的濑溪河上,有四座桥——小滩桥、施济桥、观音桥、联升大桥。

除了联升大桥是最近几年修建外,其余的都是成百上千年的古桥。沿小滩桥河岸往下,一座千年的石桥横跨河两岸,桥面简陋,人车混杂,尘土飞扬,不时有工程车、挖掘车从上面经过,此桥便是施济桥。据说施济桥是北宋仁宗年间修建,宋朝宰相文彦博命名为思济桥,至今已经过多次维修,但主体依旧,现称施济桥。路人说这里马上就要改造重修,原桥保留,一家外来的钢铁公司买断经营权。这样的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

因为地处濑溪河下游,一到了涨水季节,洪水泛滥,施济桥也就封洞了。水漫过桥面,昌州城就成了泽国,人们深受其害,如今就要大变样了。那时,我常站立在小滩桥头、施济桥旁,想看濑溪河的细微变化、城市的阵阵骚动,我想在脑海中留住这里的一城一景。渐渐地,我发现清清的濑溪河水开始变得浑浊,两岸的杨柳翠竹没有了踪影,一台台推土机拱出一块块新鲜的泥土,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城市干道雏形展现在我面前。城市也突破了地震带不宜修过高建筑的禁忌,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远处城市也不再孤寂。

一座座升起的塔吊正转动着自己的铁臂,升降着一箱箱钢筋混泥土,城市轮廓不再那么狭小。大兴土木搅动着昌州城里每个人的心弦,他们不仅是这里的住户,也是这里的建设者、参与者。起早摸黑,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建设美好的家园成为了每个人的梦想。

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他们都怀揣着一个梦——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这里开始,因为这里给了他们同样的机遇和优越的创业环境。于是,无论男女老少,都纷纷走出家门,进入到纷繁复杂商品经济时代,赚钱成了他们每天必谈的话题。让人更加欣慰的是,不只是本地人显现出勤劳本分的一面,外地人也纷至沓来,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当地人与外来人已经融合在了一起,无论是在工地、商场、公司,或其他地方,你都会听到不同口音的外地人。他们也显得从容自如,因为他们已扎根于此,这里就是自己的家园了。在空闲之余,他们也忘不了到濑溪河边、小滩桥、观音桥上去走一走,看一看,他们也禁不住想去触摸濑溪河水流动的韵律,尝一尝她的甘甜,心里发出最强烈的感叹:多么美丽的濑溪河,多么美妙的现代宜居城市!

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可以说,这里一两个月就变个样,一两年就大变样。渐渐地,有人担心家乡变化太快了,外出的家人哪天回家,或许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于是,他们有了一些想法,要将一些历史遗留的东西原样保存,自己的亲人才会找得到方向,才能寻得到最原始的记忆。城市的蓝图设计者试图在濑溪河上重修小滩桥、观音桥时,他们纷纷向当地引领者建议不要拆毁河上的古桥,即使为了改变他的防洪能力,也要尽量保持原样。建设者便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水下将桥墩抬高,桥面保持不变,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得以保存。

更可喜的是,桥龄不长的联升大桥也在城市规划中得以保存,他们在不损毁桥体的情况下,将大桥修饰一番便成了古色古香的廊桥。每到夜晚,当人们穿梭在廊桥上时,与昌州故里、香国古城组成了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后来随着城市的改建扩建,在年至年期间,濑溪河上又修建了更加壮观的现代化大桥——海棠大桥、香国大桥,以及几座公路大桥。

如今,这些现代化的大桥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为连接濑溪河两岸重要的经济发展纽带。每当夜晚降临,华灯初上,那桥上耀眼的成排成形的灯饰,把这座新兴的城市装扮得绚丽多彩,仿佛到了天上人间一般。

数年时间,城市的高楼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长出,街道一条比一条宽阔漂亮,这无疑给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增添了光彩。城市的扩大延伸把濑溪河从绕城变成穿越,弯弯曲曲的,很有江南水乡的味道,使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天天感受到水的亲和力,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灵性,这更加增添了昌州城的独特魅力。

然而正当我们暗自庆幸城市变得如此美丽时,穿城而过的濑溪河却在哭泣,它的脸变得阴沉,因为它无法抵御城市污水的侵袭,它的自然净化能力已岌岌可危。天空中飞来的白鹤,河中的野鸭,闻着变了味的河水,它们再也没有心情戏水觅食。不久,它们扇动着有气无力的翅膀,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曾经的乐园,我们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身影了。

幸好变得富足而讲品味的人们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yy/1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