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普撰书游大慈寺诗记碑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115.html 何元普(—年)字芝亭,号麓生,又号金台山樵、翡兰旧侣,清代四川省成都府金堂县人。少负才气,文韬武略。年英法联军攻北京,焚圆明园,他以户部郎中从戎,屡立军功,官至湖北荆宜施道台和甘肃安肃道道台。后因得罪上司被弹劾,于强壮之年愤然还乡,著述终老。他擅长诗文、楹联、书法,著有《藏豹山房诗文集》、《静斋手书楹帖存稿》等书传世。他喜好禅理,广交高僧大德,与成都大慈寺座元隐山长老、方丈真印和尚、圆光和尚、道行和尚交谊深厚。他除在新都宝光寺大雄殿留有“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的天下名联外,在大慈寺山门、大雄殿、藏经楼均留有他撰书的石刻楹联。 《游大慈寺诗记》,何元普撰书于清光绪十四年(年),原件尚存。年戊子六月,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师据墨本重刊立石。此诗记由笔者识录、标点、注释如下: 游大慈寺记 昔年偕李仙源、傅哲甫二游戎走马纳凉,过大慈寺访禅,并观前题诗石云: 纳凉何幸得清凉,花雨翻飞涤暑忙。 客为同游忘大树,僧因普愿近慈航。 身闲却趁银鞍稳,心静微闻玉版香。 贝叶楼高尘不到,鸿泥还认旧吟囊。 缘前赠座元隐山和尚六小诗,已勒石有年矣。客秋偕普愿赴繁江龙藏、彭邑龙兴访禅归,寄赠二小诗云: 是真佛子方诚笃,皓首庞眉寿相存。 实地踏来无障碍,布衫领袖众沙门。 宝光旧是传衣地,现有蒲团寄大慈。 纵此一肩都负上,空圆磨净老头皮。 时议沙门衣钵重地,不可动摇,众推间默厚重,能荷巨任,以大慈而兼宝光。为净域计,洵不易也。 道行大和尚禅宗慧照,蒻兰旧侣何元普书拙作。 注释①游戎:即游击,清代武官名,官阶从三品,地位仅次于正三品的参将。 ②大树:以东汉“大树将军”冯异代指李、傅二人。《东观汉记·冯异传》:“异为人谦,诸将共论功伐,异常屏止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退,每止顿,诸将共论功伐,异常屏止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 ③普愿:即道行和尚。他于清光绪十二年(年)继慈心和尚任成都大慈寺方丈,光绪十九年(年)退院。 ④玉版:古代用于刻字的玉片,泛指珍贵的典籍,这里指佛教典籍。 ⑤贝叶楼:存放贝叶经及其它佛经之楼,是指大慈寺藏经楼。 ⑥鸿泥:鸿鸟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的痕迹。清·浦柳愚诗:“谁能鹤发六千里,来证鸿泥五十秋。” ⑦吟囊:存放诗稿的袋子。 ⑧隐山:成都大慈寺座元,清同治年间重修大慈寺的具体经管人。光绪七年(年)七月圆寂。何元普献挽联日:“苦心重建大慈,十年土木成魔劫;撒手未完因果,一塌昙花现本来。” ⑨传衣:传授佛法。衣即袈裟,佛教禅宗自初祖至五祖皆以衣钵相传,作为传法的信证,六祖以后不再传。后亦泛称师徒传授继承。新都宝光寺是传授佛法的禅宗丛林,从真印和尚开始,宝光寺方丈也兼任大慈寺方丈。光绪十九年(年)道行和尚退院,大慈寺才自立方丈和尚。 ⑩净域:佛教原指阿弥陀佛所居之净土,后来作为寺院的别称。 户名:成都市大慈寺 开户行:成都银行锦江支行 账号: 大慈寺菩提功德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zc/5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当时还年轻A1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