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瘦西湖之三从篠园到小金山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因为南巡, 篠园主人、小金山主人、乾隆及其他人, 在扬州,在年前前后后, 发生了奇妙的交接和有趣的故事,请看…… 《篠园花瑞》清代绘画 《从篠园到小金山》 命运是个奇妙的东西,她会让身份悬殊、经历各异的人,在特定的时空里发生交接,并产生意外的结果。时光倒流回康熙五十五年,即年,当小男孩“弘历”(乾隆)(—)在京城开蒙背诗识字的时候,篠园主人程梦星(—)刚刚辞官回到扬州,而程志铨(—)则在淮安城河下的干鱼巷跟着学伴“玩泥巴”。 “玩泥巴”并不low,直至0世纪后半叶,中国城乡的绝大多数男孩子首选的“玩具”就是泥巴。程志铨与程梦星同族,徽州歙县的程氏一族于明末清初迁移到扬州府,又从扬州分出一支,定居淮安。两地族人都默契地爱上了从海滩泥田中晒盐贩盐的玩法,由此成为巨富。而幼年的弘历则由祖父康熙牵着小手,跟随学习各种高大上的玩泥法:圆明园及各种土木工程的开挖修造,先农坛耕田种树养花,抟土制瓷烧砖,去森林草原上追逐打猎,甚至用兵开疆拓土……样样接泥土地气,也让他一辈子都着迷。 古代晒盐制盐图,出自《政和本草》 瘦西湖底挖出来的泥,是好泥。好种田,栽花,植树,也好建房子,堆土山……明清瘦西湖畔的土山园林全是湖泥打底营造的,依次堆出了二十四个景。各家景点的主人们争先恐后地玩的不亦乐乎,首当其冲的就是程梦星、马曰琯、江春这些大佬。 玩泥水平之高,花样之多,竟引得乾隆次次南巡都要挨家挨户地上门参观。这时,程志铨已离开淮安到扬州成家创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跻身扬州一流盐商的行列,他看在眼里,羡在心底。 清宫御档记载,乾隆第一次南巡还没有动身,就有扬州程氏大盐商闻风主动赞助了万两银子,摊到程志铨头上自然不会少。在程志铨的弟弟程晋芳(—)的《勉行堂文集》里记载:程志铨不久就“以赀候选主事”,他这个盐商还花钱捐来了一个小官职。因为接驾有功,办事忠心得力,营造小金山的指标,也光荣的落在了他的头上! 小金山上小石狮 程志铨自信没有一个人,敢像他那样玩——把湖底的泥巴堆得那么高!哪怕三年不成费工二十万也在所不惜。而且堆成后的“装修”,费工恐怕又远远不止一个二十万! 世人笑他太痴颠,但程志铨也一定敢笑他人看不穿。且世上至少有一个人没笑,也许还暗暗给他点了大大的赞! 这人,是乾隆。乾隆与程志铨生于同一年(年),同龄人之间会有奇妙的感应…… 程志铨是两淮盐总的后人。高祖程量入和曾祖父程之韺等三位祖辈,都认识乾隆的爷爷康熙,都先后担任了天下最有实力的商帮领袖“两淮盐业总商”,为皇家出力。程之韺出任“两淮盐总”0年,除了安排南巡接驾,更组织盐商捐输金钱,全力支持康熙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为家族带来了莫大荣耀。有关康熙与祖先的励志故事,程志铨从小百听不厌,耳熟能详。 乾隆也从小到大闻遍了大江南北各种泥巴的气息,但一到扬州,他就嗅到了别样的泥的芬芳:有草木的清香,有带着肥沃的腐殖物和令人兴奋的咸盐及金钱之味,还有丝丝缕缕的文墨的馨香。他一闻倾心,再闻深吸一口长气,朗声赞曰:好泥,好山,好~~风光! 有诗为证: 绿波春水饮长虹,锦缆徐牵碧镜中。 真在横披图里过,平山迎面送香风。 (见《扬州历代诗词》所录乾隆于扬州诗作) 平山迎面送香风霍宝华治印 程志铨在湖边徘徊又徘徊,苦心琢磨,营造,终于让皇帝见识到他这个同龄人,及用泥土堆造的小金山。 扬州的泥又香又好使,程志铨早就知道了,不堆一座好山太可惜了! 乾隆爱画,程志铨的长辈、翰林程梦星也爱画,且成痴。除了向皇帝展示的宋代赵令穰的《江南春图》(见上文《跟着乾隆游篠园》),他还有许多心爱的藏画。这天他向来访的堂侄程晋芳讲了一个宝贝失而复得的故事。 今年令节值首夏,马君招我城西偏。 苇间延缘逐渔钓,沽酒不惜青铜钱。 晚朝过雨鸭头绿,夕阳挂岫胭脂鲜。 抚景忆画忽太息,南田故物来当前。 程梦星早年曾用珍贵的善本古籍,换来一套“清六家”之首的恽南田的着色山水册页,爱不释手,不料被出入篠园的某鼠辈偷走了。程梦星十分懊恼伤心,竟成了心病。 恽南田《石壁松窗图轴》扬州博物馆收藏 10年后的初夏,“扬州二马”之一的马曰璐(—)邀请他去大虹桥下泛舟钓鱼。几条活鱼上钩,船家烹鱼煮酒,二人喝着小酒作诗。雨后的黄昏,湖畔景物清新,湖西山林幽静(即瘦西湖南大门到原扬州师院沿湖一带),夕阳艳如胭脂,染红了天际,与恽南田描绘的景象何其相似。“画痴”触景生情,想起了被偷的爱物,不由放下酒杯一阵长吁短叹。 天下偏有这样的巧事,马曰璐前年从扬州城内重金购得一套恽南田册页,视若珍宝,秘不示人。小马关切询问大哥苦衷,据描述竟然就是篠园的失物。马曰璐便先卖了个关子,随后又给了程梦星一个惊喜。 程梦星自称“一生爱画入骨髓,得丧未免情萦牵”,爱物失而复得,欣喜若狂,竟然激动地在船上蹦跳起来,差点跌落到大虹桥下的湖里去。 亡羊失马情顿异,喜跃几落红桥船。 物情别后见更好,况复友谊同缠绵。 丈夫一饭亦有报,我穷报德惟诗篇。 故事被写成了多字的长诗《归画行》,程晋芳对“丈夫一饭亦有报,我穷报德惟诗篇”这两句诗尤为欣赏,击节赞叹。马曰璐千金买画赠友,程晋芳更对二人的友道风仪钦佩得五体投地。 石涛山水图扬州博物馆收藏 程晋芳也带来一幅石涛的手卷《竹西歌吹图卷》,石涛出神入化地描画了扬州的繁华景象,其中的大虹桥、念四桥、平山堂等,都是程梦星熟悉、钟爱的,令他玩味欣喜不已。 程氏晚辈们常来篠园。程志铨的弟弟程晋芳诗文作得好,热情豪爽,在雅集上最受欢迎,后来中了乾隆三十六年的进士。还有几个晚辈,如程志乾、程沆等,常来恭敬的请教学问,也让他很受用。侄子程名世,承诺协助他一起写《扬州名园记》,挖掘弘扬桑梓文化,功德无量,程梦星对此很是嘉许。 李墅《桃园雅集图》扬州博物馆收藏 唯独那个程志铨整天埋头在东边几里远的湖上捣鼓着湖泥,为皇帝造小金山。听说工程已经停滞很久了,程志铨很少来看他,也不知有什么难处?湖上风大,他年老体弱不能出门,只得让程晋芳等传话。 两淮盐总程之韺,也是程梦星的爷爷,精通康熙南巡接驾事宜。程梦星的父亲程文正,是康熙三十年的进士,做过工部的都水司主事,就负责水上工程和船舶修造等。程梦星耳濡目染,自小见识听闻不少技法,家里还蓄养着能工巧匠。造篠园时他亲自设计指挥,很管用。 瘦西湖上的南巡改造工程亦修到了程梦星的家门口。他已年过古稀,但是,对晚辈他不能不关心。论起来,乾隆也是他的晚辈。连乾隆都说:“真在横披图里过,平山迎面送香风。”这样美如图画的瘦西湖谁个不爱,哪里不香? 同为两淮盐总的后人,又怎能对程氏家族的接驾大事坐视不理?所谓关帝托梦的“度地之法”(见前篇《小金山之》,谁能说程梦星不会把他父亲留下来的《营造法式》及有关避水、造山秘诀,悄悄地传授给了堂侄程志铨? 小金山的营造无疑是极为成功的,不仅泥巴堆的高,而且景点的布置也非常有趣,非常高明。00多年前的《画舫录》有生动的描述,与如今风景地貌大体相同,这里就不赘述了。乾隆以后历次南巡,对小金山屡有登临,并在诗文中加以体现。 《梅岭春深》(小金山)清代绘画 一位姓张号可乡的扬州人,画了乾隆时代的《扬州二十四景图》,就有小金山的全景描绘,可见他对此山非常熟悉。这位可乡先生,是当年程梦星养在篠园的清客,专门替他“精鉴古人字画”,后来还画了建有乾隆行宫的金山、焦山图。 年小金山建成,程梦星已去世两年。他念念不忘的《扬州名园记》只完成三篇文章,书还没有编成,程家就衰败了。他的好友、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不忍见名园毁坏,更有心周济故友的后人,说动了扬州巨富汪廷璋租下篠园,又在篠园筑了一座三贤祠,祭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禛三位“文章太守”,卢见曾想让程梦星也沾光受香火供奉。祠内住有僧人竹堂,擅长扬州唯一的“反黄”绝技,也是篠园旧人。 在小金山的北边,程志铨花重金请僧竹堂用“反黄”法造了一座玉板桥,桥的“柱栏檐瓦”表面都贴上一层光洁艳丽的黄玉色竹片,远看真像仙人用的玉带板一般,华美极了!“反黄”即用老竹黄色的内皮制竹器,费工费料,非常烧钱,一般只为达官贵人制作文玩小件。程志铨为了让同龄人乾隆吃惊、点赞,又有什么钱舍不得“烧”呢? 横空出世宋文涞治印 程志铨因接驾有功获朝廷授予“中宪大夫”的官职,乾隆还给他亲笔写了个大大的“福”字以资奖励。又过了11年,即年,程志铨去世了,与他的父亲程梦州合葬在仪征。从小一起在淮安城玩泥读书,长大后到扬州打拼互相扶持,兄弟情深,程晋芳写了《兄溉堂墓志铭》。 小金山归了余熙(一说叫余照),他也甚爱此山,亲书“梅岭春深”石额。 一生“豪气真挚”的程晋芳晚年万贯家财散尽,极度贫困,他的好友、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握着他的手哭道:“你竟然也穷困到我这样的地步,穷是非常难挨的,怎么办啊?” 乾隆四十四年(),程晋芳于贫病中被迫转卖了最珍爱的石涛《竹西歌吹图卷》。年程晋芳客死陕西,挚友袁枚力助程晋芳葬于南京冯家山,并在墓前将程晋芳欠他的五千两银子的借据烧毁。程晋芳的墓碑由大学者翁方纲亲笔记述生平。 清乾隆“反黄”云蝠纹扳指盒几人中最长寿的乾隆,于晚年也用“反黄”的技法在宫里装饰了一座倦勤斋,至今仍在。不知他会否记起,在那春光浪漫的瘦西湖上,那座流光溢彩的“反黄”玉板桥,那些他曾经一一拜访的湖上名园“仙山”,那些对他尽心倾力恭迎的各位扬州文士与盐商?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上述诸人,命运交接,大多身后寂寞;无论帝王臣民,都离圣贤尚远。但他们皆有着有趣的灵魂,能行有趣的事,造有趣的园子,会饮酒作有趣的诗词文章,仿佛还徜徉在扬州城的湖光山色之中…… 乾隆、小金山,还有许多故事,请看续篇”寻宝瘦西湖(四)“。 /图片供稿/ 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扬州博物馆、 嘉德拍卖、黄培、周泽华、李海滨 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致电小编取得授权后方可,否则视为侵权。同时,欢迎各位投稿,提供线索。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kz/6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加坡留学为什么都在问新加坡留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