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佛国香烟袅,百尺莲台佛像巍作者;谈笑在指尖朗诵:大魏哥编辑;谈笑之声

浙江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普陀山,形似苍龙卧海,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雾缭绕,闲暇时随意游览普陀山,此时心中自然也就多了几份从容、淡定和难得的雅致。

普陀山的普济寺,是供奉观音的主刹,寺内每日香客云集,烟云缭绕。相传这里是观音修练成佛的地方。普济寺地处半山腰,周围青松凝碧,万花吐丹,鸟语啁啾,环境幽静,步履其中,确有踏入仙源之感。

可是普济寺大门却是紧闭着的,这让我很费解,身边的一位同行者说:“普济寺的正门很少开,只因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到此,想从正门进寺去,被主持拒绝,于是怀恨在心,特别降旨永闭此门,才带来今天的不便。

”噢!原来如此。我想,皇帝如此蛮横霸道,观音为何不怪罪于他,或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看来观音也会袒护当权者,不一视同仁的。

在参天古木的遮掩下,庞大的庙宇群如天上云雾飘渺中的宫阙一般,隐隐约约,遮遮掩掩,极尽诱人之魅力。

寺前有四个大水池,称为放生池,池水为纯正的山泉汇集所致,清澈明净,潜翠霏三面,晴波漾一湾,显示出佛门清净无为的独特品质,体现了佛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神圣宗旨,叫人生有无穷的回味。

圆通宝殿是全寺主殿,殿内宏大巍峨,人称“活大殿”。殿中供毗卢观音,妙相庄严,观照自若。大殿两旁端坐着三十二观音应身,男女老少、圣凡人神诸像,栩栩如生,各具鲜明的个性。

一群善男信女们烧香的烧香、拜佛的拜佛,挤挤拥拥,攘攘熙熙,寺中香烟缭绕,弥漫整个庙宇。

人人头顶着三炷香,虔诚参拜,各祷所愿。为何以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

人们烧香膜拜着,有些人则一步一拜,口诵经文,每个人都用自己认为最真的心去礼佛,令人油然生畏。

置身于如此凝重肃穆的氛围中,似乎谁也不敢表现出半点不恭不敬。大佛脚下每天要接受如此多的心愿,想想这十方诸佛也是真够日理万机的。

苍穹之大,宇宙之宽,在无可匹敌的自然和无法预测的命运面前,人真是太渺小,太脆落了,芸芸众生的内心里,大概就希望神灵的扶助和菩萨的保佑了。

不管是磕长头匍匐在地的人,还是脚踩莲花拾级而上立于一旁的我,都在宣着同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声佛号宣出的是我们在尘世的拳拳心意,为爱人,为亲朋,为自己。

出了普济寺,沿着古树垂荫的山径进入了紫竹林。此时的我,静静地坐在一旁听涛声,听沙沙的竹林声,觉得心中分外静谧。

我不由生有这样一念:人心是最是难测的,一把锁锁的住屋门,却锁不住心门。锁恩爱、锁痴念不过是为自己寻一个慰藉,若心坚如磐石,又何须去锁?

或许,我们最需要的是一把心锁,将我们一生的爱恨情仇牢牢锁住。又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心门打开了,此心便也澄明通透了。

人可以在花草尘土中参禅,在飞鸟虫兽间悟道,以此让自己活得更加谦卑和淡然。把繁芜过滤掉,留下简约;把丑陋筛选掉,留下美好,把怨恨遗忘掉,留下善良。这些禅理,有些人只需一刹那就可以悟透,而有些人却用一辈子都难以把它悟到的。

借着落日的余晖,在一片开阔的视野中,一尊高大壮丽、气势威严,通体闪跃着金光的观音佛像呈现在面前。她置身天地之间,立足山水之上,面对峻极的山峰,辽阔的海域,静观着野马排云般的浊浪,这巨人挺直着腰身,敞开着胸怀,体味着上苍无边无际的壮阔,感受着人间无穷无尽的滋味。

我回头望望身后,那黑压压的人群在佛像面,前个个都显得非常虔诚礼拜的模样,我心中喜道:“烧香拜佛前,乞求安稳年;叩头敬神灵,虔诚动佛颜;香尽起身后,回首即如前。”心想:这里面有多少人会在这片刻的虔诚之后,又沦入世俗,甚至走向恶俗呢?

佛法多门,修心第一,拜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代,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等凡夫俗子,与佛不求心驰神往,亦无需信誓旦旦洗心革面,只求立于“心”前坦坦荡荡做人,心安理得做事,问心无愧即可。“如果人间唯利图,利润熏心兴土木。纵有香火燃无数,要留恐也难留住。”

平台图文除原创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分享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小说、散文、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网络平台。喜欢把日子中的点点滴滴写进文字里,抒写心中之梦,始终保持着乐观心态,过好每一天。

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yl/1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