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达人

在这里听见星辰大海

左辉

来自土木工程学院桥梁班

我爱竞赛网校园大使、尚领国际教育英语老师

连续两年专业排名第一(1/)

多次获国家级、校级奖学金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青年五四奖章

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

国际学院助管

校办学60周年活动优秀志愿者

诸多荣誉加身的他获选

?十大长理之星——勤奋学习之星?

一起一探学霸的成“星”之路吧

1

学习没有捷径,态度远超天分

忙治百病,主治拖延

获选十大长理之星中的勤奋学习之星,左辉表示:“越努力,越幸运。”但幸运一词,不足以概括左辉取得的成就。

三年以来共65科,他考取了87.8的平均分,没有一门成绩低于70分,平均学分绩点3.55,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2次、学科竞赛单项奖学金1次。

“长理之星”决选现场,左四为左辉

谈到学习的目标时,左辉笑称自己也没想过能拿到第一,但忙碌的生活催生了他学习的动力,也治好了拖延症。而忙碌,也是他平衡学习与工作的妙方。“越忙就越不敢付出拖延的代价,一次拖延就会造成次次拖延。”

大一的时候忙于社团、工作和志愿服务,他会在上课的时候消化完知识点,课后根据清单完成重要事项,既保证了学习,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坐第一排是一种态度。”三年来,左辉一直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在他眼里,学习没有捷径,最重要的就是认真听好每一节课。

英语四级分、六级分,这样的高分都产生于大一,但左辉表示自己的英语底子其实并不好。

在大一军训的时候,他每天坚持听VOA,刚开始是听写慢速英语中的文章,能写多少就把它写下来,练自己的手速。然后再对照原文,把不会的单词挑出来记牢,之后就背诵整篇文章。“一天一篇大概坚持三个月,四六级就没什么问题了。”

寒假的时候,他每天都在背单词,把四级词汇背了三遍,词汇表都滚瓜烂熟了。虽然过程很难熬,但是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长理之星”决选现场发言

“这次参与评选也开拓了我的视野,除此之外真的很感谢学院的老师,他们一直指导我,我才能这么幸运。”左辉感慨道。

2

国赛收获硕果,在竞赛中提升自己

对于学科竞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年10月22日,辛苦备战国赛天后,左辉和他的队友焦立人、冯展勇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现场

说到这次比赛,左辉收获颇多。“它锻炼了我的吃苦能力,也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学习。”

暑假睡在工二实验室、在厕所里提水洗冷水澡、食堂改造只能点外卖,短短两个月格外辛苦。不过更苦的是开学以后,要边上课边做实验。

除此之外就是做模型了,做一个模型大概要18个小时,他们在天内做了五十多个。

纵使那段岁月万分艰辛,但丰硕的成果也是回馈自身努力再好不过的礼物。

左辉在训练室备赛做模型

左辉表示,自己最想要感谢的人就是指导老师付果老师。“付老师十分认真。”

无论是陪着团队做实验,还是等着团队为团队留门,付老师每天都尽职尽责,成为最晚走的那个人。参赛的学生只要考虑模型能否加载成功,但是付老师不仅要指导大家的比赛,还要打点后勤,让左辉和他的队友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付果老师也很细心。”当时比赛地点在武汉,空气变化比较大,他每天都拿空气湿度测量仪在计算两边的差别,减少对结构模型的影响。

竞赛现场,左辉和他的队友们

结构设计竞赛结束之后,左辉开始和能动的同学一起准备申请一个专利——考虑到目前风能发电的受风面积比较小,他们打算同时利用太阳能,形成一种具有双能量转化系统的风力发电装置。

尽管遇到了可参考资料太少的难题,左辉仍坚持翻译仅有的一点外文资料,一步步朝着梦想努力。

湖南经视报道长沙理工师生读书会

大一时,左辉有幸成为“云影漫谈“的主讲人,读书会上关于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报告不仅受到校内领导的一致好评,也被湖南经视、红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科研的念头也由此萌芽。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写为BIM,是有关建筑信息模型的,旨在把传统的二维模型转换为三维实体放在一个模型里。

“云影漫谈”师生读书会

左辉生动地描绘道:“在BIM里面,可以把各个行业都囊括在云平台上,比如我先设计好一个房子,然后机电的会在里面安排线路、水管和通风等,各专业协调着就能让整个结构更加节约空间和人力,也会更加美观。”

基于BIM,左辉对汀香园进行采光、日照分析等一些检查,参与了科技立项。其后开始跟着老师做项目,跟师兄做实验,主持了一项创新性实验项目:预应力表层嵌贴FRP加固RC梁端部剥离研究,并准备在明年六月份结题。

荣誉证书、奖状及奖牌

多数人在创新这一方面,都感到有心无力,左辉坦言道:“现在的世界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了,想要全新的创新基本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现有的成果进行加工与改进。”

3

生活理应多彩,志愿充满大爱

付出爱,就会收获爱

左辉虽是一个理工学霸男,却有很多爱好。

“我比较喜欢跑步,因为跑完步之后觉得自己的头脑会比较清醒。”他满心装着中国文化——喜欢听古风音乐、看国风动画,平时喜欢练练字,以前也加入了墨浪书法协会。

参与年湖南春季百公里征程

左辉一直坚信:付出爱,就会收获爱。大一的时候,他得知一个学长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村民,用知识反馈社会,这萌发了他的志愿服务之心。

自此,无论事情再多,他依然坚持参与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达小时,服务余人。

左辉与孩子们

大一时,左辉加入了校文明督导队,天天从行健轩二栋步行到至诚轩三栋四栋,在宿舍楼下值班。“我会经常跟他们打招呼、聊天。”两年的时间,他与各栋的叔叔阿姨们,像朋友又像亲人。

他也常感受到叔叔阿姨们的温暖。“记得比赛前一天,我被关在宿舍楼外,那时候发了个朋友圈,阿姨就立马打电话给我,准备来给我开门,真的很感动。”

左辉带留学生参观校史馆

左辉称自己坚持最久的一项志愿项目,就是做国际学院助理,服务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当时国际学院才建立一年,很多事情都是从零开始,有种白手起家的感觉。

在这个项目中最多的感触就是离别的伤感,平时左辉会带着他们学习生活用语,“可一旦他们离开,除非我去巴基斯坦,那我们这辈子都基本没有办法再见面了,这种朋友天各一方的感觉很难受、很伤感。”

负责安排留学生拍毕业照

三年来,左辉累计与来自34个国家的近两百余名留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被留学生亲切地称为“AmbassadorofCulture中华文化大使”。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名;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左辉表示:“虽然背后做着一些默默无闻的事情,但只要能让他们感受到,长沙理工大学的中国学生非常友好,非常热情,我就满足了。”

越努力,越幸运

播种努力,才能收获成功

其实成“星”之路也没有想象中那般遥不可及

遥遥“星”光万里途

期待每一个长理学子

都成为最亮的那颗“星”

编辑:张静

责编:周稻

图片:左辉吴格格

新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zc/1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