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昭馀古城茶商文化旅游区讲解资料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欢迎来到祁县-昭馀古城茶商文化旅游区!

祁县,是著名的晋商故里,万里茶道的中心。我们所看到的“昭馀古城”自北魏太和年间迁建至此,历经生息繁衍,距今已有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在明清时期,以祁县、太谷、平遥等为代表的晋商先辈走西口、出东口、进蒙俄、驻日本……铸就了茶通天下、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国际商贸辉煌。祁县境内百余里古茶道众多遗迹、昭馀古城内30余处保存完好的古茶票庄院、市井街巷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筑,共同为我们再现着“金祁县”繁荣的珍贵历史记忆,也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年1月,“祁县昭馀古城”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年6月,祁县晋商老街被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年12月,中国商业史学会授予了祁县“万里茶道——茶商之都”的称号。

年3月,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同时,祁县现存的13处茶商遗址也被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年,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依托茶商之都——昭馀古城不可替代的茶贸历史资源,建设“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年7月1日,“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建设启动仪式在祁县昭馀古城举行。副省长王成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项目启动。

我们首先要游览的就是这13处茶商遗址之一——渠家大院。

祁县渠家,在晋商中颇具代表性。始祖渠济从明代开始创业,以走商形式起家,经过十几代人四百余年的艰苦努力,开设有众多的商业字号,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和水旱码头,最终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巨商大贾。

富裕之后的渠家,在祁县城内大兴土木,营建宅邸,留下了大批精美绝伦的建筑遗产。据统计,渠家当年在祁县县城内(东大街、新道街、高原圪道、段家巷、小东街等)建有40余处院落,占地总面积为平方米,占地面积之广,享有“渠半城”之喻。

我们首先要进入的渠家大院是渠家第十七世渠源潮的住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大院的外观为城堡式,墙头是垛口式女儿墙,内分8个大院,19个小院,间房屋,占地5多平方米。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女儿墙镂空砖雕,堪称五大建筑特色。

渠家大院,现已被开辟为“祁县晋商文化博物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渠家故事,一睹晋商风采。

石雕栏杆院

“石雕栏杆院”因眼前这座经修复后的青石栏杆而得名,这处院落是当年的“客厅院”。所谓“宾主设礼,非茶不交”,作为茶商世家,渠家主人特别重视以茶待客之礼。

正厅门前这副对联便是最直观的呈现:“杯沾花露留佳客,案接云山捡异书。”

门额上方悬挂有一块荷叶牌匾,它是由整块核桃木雕刻而成,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在这块木匾上舒卷自然,上刻有“若虚斋”三个字,字体苍劲有力,由清代帝师祁隽藻亲笔所题,道出了一代巨商虚怀若谷的人生风采。

五进院

“五进式穿堂院”在中国建筑史上实属罕见,院子全长是99.8米,取九九回春之意。从外到内,有屏风式过庭、石雕方形门、月亮门等五道门穿插其间,层次分明,所以又称“五进院”。穿行其间,颇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

五进院主要陈展了祁县历史名人文化,接下来随我一起去了解。

三进院

我们现在所游览的三进院,仅仅是渠家的一处偏院,曾是仆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这两间展室曾是账房先生的账房和用于储物的库房。

东房一展室·昭馀史话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祁县的历史概况。

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因古时有“昭馀祁泽薮”而得名。据梁村古文化遗址考证,早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祁县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这间展柜里陈展着年从祁县梁村遗址挖掘出土的陶片,它们便是最有力的证据。

现在我们看到的祁县昭馀古城,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并州刺史的助理分瓒从祁城迁移过来的。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两千多个县中“资格最老”的县城之一。

展柜里是源自于祁县民间的一些珍贵文物,有:民国时期的方形、圆形、八角形砚台;梁村遗存的陶片;石兽;汉代方形三孔陶灶;豆青地凤纹人头形瓷罐;粉彩人物瓷帽筒。

墙面上是古祁县城的老照片:(南面)魁星阁、祁县县衙、昭馀古城东城门、梁村洪福寺、梁村仰韶文化遗址。(北面)延祥寺唐槐、文庙棂星门(摄于年)、贾令镇河楼(摄于年)、白圭贞节牌坊、文庙牌楼(摄于年)、城内火神庙(摄于年)。

祁县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着让人引以为傲的三千年名人文化。据统计,载入《二十四史》《辞海》《辞源》《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的祁县籍名人有多位,列入清光绪《山西通志》的名人达人。

接下来我们到下一间展室详细了解。

东房二展室·祁县历史名人·独领风骚

这间展室,我们用五幅中堂的形式列举了祁县历史上开创了五类文化先河的著名人物。

祁奚

第一位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人祁奚(前--前),祁奚是周王室后裔,姓姬,因食邑在祁地,所以以地为姓,是中国祁姓的鼻祖。关于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更是以为公不私的高尚品德千古传颂。

祁奚年老时,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向他询问接替他的中军尉职务的人。祁奚推举解狐,悼公又问:“解狐可是你的仇人。”祁奚道:“你并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啊?”晋悼公要立解狐为中军尉,可解狐不久却死了。晋悼公又问他谁还可以接替中军尉的职务,祁奚回答说:“祁午可以任中军尉。”悼公问:“祁午可是你的儿子啊!”,祁奚道:“您问谁合适中军尉这个职务,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啊。”悼公认为有理。于是,晋悼公让祁午做了中军尉。

孔子在《小雅》、司马迁在《史记》中也都曾对他加以称赞。

正如这副对联所总结“无私两举人皆誉,不意千秋土亦香”。祁奚公而忘私的推举得到世人的赞誉,无意身后名却让一抔(póu)黄土千年之后还散发着道德的芬芳。

王维

第二位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王维是中国文人画的始祖,最高的成就是山水田园诗,后人称之为“诗佛”。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安史之乱后,政局变化无常,他逐渐消沉下来。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画像上描绘的正是是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所写“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意境。

“山望辋川原画本,门临汾水多词题”,这副对联既概括了王维的出生地、隐居地,也表明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温庭筠

这幅画像上双手交叉于胸的人物是花间派鼻祖~温庭筠。温庭筠才思敏捷,作诗只八叉手就能吟成八韵,所以人们叫他“温八叉(chā)”,其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喻。

温庭筠精通音律,词风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代表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被作为电视剧《甄嬛传》的插曲《菩萨蛮》。

虽说唐以后《乐府诗》中并没有收录温庭筠的诗歌,但作为花间派鼻祖的“温词”千年以来的情思感染了一代代读者,这便是“乐府未储兰草气,花间时溢女儿香。”

罗贯中

第四位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他所著的《三国演义》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三国演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在从祁县河湾村所发现的家谱、神祗、护梁签、墓穴、砚台、牌匾六大实证,都可以证明罗贯中属于当时归太原管辖的祁县。

“章回小说开山祖,历史长篇旷代功”,这副对联称赞他是章回小说的开山鼻祖,为长篇历史小说立下旷代之功一点都不为过。

戴隆邦

第五位戴隆邦,是一代武术宗师——戴氏心意拳的创始人。

祁县戴氏心意拳是一种保守、神秘、威力强大的汉族内家拳,以五行拳为基本拳法,以六合式为基本桩法。年5月,戴氏心意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戴龙邦早年在社旗创设“广盛号”,清嘉庆六年(),其次子戴二闾于河南开设“广盛镖局”,以武会友,以镖护商,凭其家族威望和实力,逐渐发展成为华中第一镖。

“阴阳五行翻浩然正气,天地六合造武林英雄”。这副对联赞扬心意拳的浩然正气三百年来造就了多少华北武林英雄。

(出三进院入四进院)

三进院是进入主院的必经之路,院内布局紧凑,西侧有一牌楼,高5.8米,宽3.8米,牌楼正中两面均有匾额,正面为“慎言语”,背面为“善为宝”,出自《礼记·大学》:“楚国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室。”意为善是道德的根本,以善良作为处世的法宝。牌楼主梁上依稀可见以篆书书写的《陋室铭》。

(四进院)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四进院,墙体下端可以看到有填平了的灶眼,说明这里曾是灶房,做饭的地方。这间展院,我们来了解祁县曾载入史册的名宦显相。

东房三展室·祁县历史名人·名宦显相

祁县,是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之乡。这间展室展出了由祁县剪纸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王德林老师设计制作的32幅人物剪纸作品。

这32位人物都是祁县历史上功名显赫的“贤臣良将”,其中担任过宰相职位的就多达20人。

有以诛杀董卓而名著史册的汉献帝时期的国家首辅—王允;为东晋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温峤(qiáo);隋末唐初,以文学和家教而著称的温氏家族;在唐代文学和政治方面名动一时的王维和王缙两兄弟。

展柜里陈展着:双嘴小茶壶、五彩花鸟广口瓶、汉镇王圣庙药瓶、药瓶、梳妆盒。

这间展室所陈展的历史名人仅仅是祁县历史上的一小部分,下一展室我们用列表的形式为您展示祁县载入史册的千位名人。

东房四展室·祁县历史名人·名人纵览

这间展室用列表形式展示了祁县历史上被载入史册的人物0位。表格中记录了这些名人的官位和出处。

我们从出处中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清代之前的名人大多出自史书,清代之后却大多出自县志或资料,就是说,祁县清代载入史册的名人并不多。

正是由于明清晋商辉煌时期,经商之风盛行,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生子有才可做商,不羡七品空堂皇”。有才华的子弟都送去做生意了,名列史册的人自然就少了。但是这些未被列入史册的商人们却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和远见智慧开辟了沟通南北的茶叶之路,创办了汇通天下的票号钱庄,为祁县古城开启了另外一种辉煌。

纵观这份列表,我们会发现,这些人物主要集中在王、温两大姓氏,而且他们大多为宋代之前的人物。这就要讲到我们中国历史上的门阀制度,从汉代到隋唐时期,官吏的任用大多是按门第的高下来选拔的。祁县王、温两家为世家大族,为官朝野的族人自然众多。可见,汉魏时期,祁县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

(四进院入五进院)

请大家抬头看向屋顶,可见一排砖雕压檐女儿墙,长28.5米,高1.2米,是渠家大院内最长的一组砖雕,同类民宅建筑中也十分罕见。

这组女儿墙砖雕采用透雕与浮雕手法,图案花纹十分丰富,错落有序。因为它是镂空的,空气可以来回的流通,起到一种防腐蚀、坚固的作用,所以保存相对完整。上面所雕花卉、图案,工艺精良,栩栩如生,犹如墙上所生、墙上所长,图案寓意非常祥和,有“一蔓千枝、和合二仙、三星高照、四季花卉、五福捧寿、六和通顺、七巧回纹、八骏九狮、葡萄百子、蝙蝠铜钱、暗八仙、夔龙拱璧纹”等十分吉祥。

大家再注意眼前这座拱门,门楣上刻有砖雕“慎俭德”三字,这正与现今习总书记所倡导的“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处事思想相得益彰。门楣两旁雕有瓶子,内插牡丹,寓意为“出入平安,富贵吉祥”。门楣背面雕有“学吃亏”,也同样体现着渠氏家族的处世哲理——“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为憨人”。所以我们遇事时就想想这幅门额,不要斤斤计较,要宽厚、大量才对。

拱门西侧为浮雕花墙,它既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同时又巧妙地保护了主人的隐私。在影壁上雕有鹿,鹿嘴里衔着灵芝草,上面有松树和梧桐树;影壁背面雕有两只鹤,鹤嘴里也衔着灵芝,旁边同样雕有松树和梧桐树,梅花鹿步履安详,白鹤振翅欲飞,一静一动,颇具神韵。两面合起来就是“鹿鹤桐松”,取其谐音为六合通顺,六合指的是东、西、南、北、天、地六个方位,寓意福禄长久,吉祥如意。

东房五展室·祁县历史名人·出类拔萃

(温序、王懿、王度、王通、王绩、王勃、王焘、王忠嗣、孟步云、董如贤、武克鲁、王皇后)

这间展室陈展了祁县历史上的十二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在医学、文学、教育、革命等方面做出了不凡的贡献。

有忠心刚烈的温序;隋末唐初小说家王度;南朝宋时名将王懿;五言律诗的奠基人王绩;魏征的老师隋代大儒王通;唐朝名将王忠嗣;唐李治时的王皇后;以及抗日英雄董如贤、武克鲁。

医学大师——王焘,其医学著作《外台秘要》“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zhí)。”为我们研究山西药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依据。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一首《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传唱。

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行者教育家——孟步云,成立过“山西省妇女天足总会”,并自筹经费,在太原创办了山西省第一所女子速成师范及第一所私立光华女子小学。先后三十年,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育了不少巾帼英才。

郜北村人董如贤,曾联络蒲桑村人以30多把大刀为武器组成了一支农民抗日队伍,这便是日后令日伪军闻风丧胆的——蒲桑大刀队。

抗日英雄武克鲁,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任祁县独立营第七连连长。先后进行了破击白晋路、袭击同蒲线、奇袭鲁村、攻打古县等数十次战斗,巩固了祁县路东革命根据地,开辟了路西游击区。年12月,任祁县县长兼独立营营长。年不幸牺牲,年仅24岁。

东房六展室·祁县历史名人·晋商风采

(渠源浈、乔殿森、闫维藩、乔景俨、延庆华、乔映霞、梁澜、乔卜丞、何一凤、王万青、程本善)

作为晋商故里,明清时期的祁县商贾云集,商业票号遍布全国,汇通天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组晋商的老照片,从这些晋商的处世态度和追求,可以一览他们的风采。

这位就是“三大家”之一何家的最后一位主人——何一凤,他是何家字号永聚祥茶庄、祥云集烟店、晋昌源铁铺、天禄园饭馆、复清永当铺、义生店油坊、聚珍店转运站七大商号的总主管人。家境殷实,但一生淡泊名利,生活俭朴,而且极重文风。解放后,他将家藏的册珍贵书籍慨然捐献给国家。

这位乔映霞,是民国年间乔家的当家人,小名叫成义子,人称“成义财主”。他为人精明强干,敢作敢为,思想激进。步入商界后,充分施展经商才能,在包头、归绥等地拓展了更多的商号,并大力发展大德诚、大德恒、大德通等茶庄及票号业务,使乔家商业持续发展,直至走上巅峰。民国以后,对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更是拥护,并加入了同盟会。在祁县积极倡导破除迷信,兴办教育。他提倡剪辫子、放足,且身体力行,亲自领人在乔家堡村改庙宇做学堂。

这位是祁县著名的大掌柜阎维藩。他先后曾任平遥县蔚长厚票庄福州分庄老板、祁县大德恒票庄掌柜、山西省银行经理、祁县益晋电汽织染工厂董事长、祁县商会会长、山西省商会副会长。从光绪二十年()到年,全权掌理大德恒号事达26年之久,业务日兴,赢利日巨。特别在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分别采取“少存多放”、“南存北放”和“多存少放”、“北存南放”的策略,使大德恒不仅未受战争损失,反而大赢其利。年,被选为祁县首届参议员,年1月病故,终年91岁。

这位身着官服,气宇不凡的祁县人是清末奉政大夫、富有民族气节的实业家——乔殿森。他毕生致力于发展实业,光绪二十八年(),与渠本翘共同投资接办了太原火柴局,更名为双福火柴公司,是山西近代工业的最早创办者。光绪三十年(),抽其商号天会元、天合德等部分资本在祁县北关创办了益晋染织有限公司,为祁县近代工业之始。他把毕生心力倾注于发展实业,利国利民事业,但在年阎锡山以一纸公文接管了火柴公司,乔接公文后,不食不语,七日而亡,着实哀痛。

历史名人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科学发展和价值取向。纵览祁县悠久的名人文化,可见,任何辉煌的事业都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积淀的。

正房展室·晋商翘楚·渠本翘

这间展室是对渠家第十八代渠本翘的概况介绍。

渠本翘,自幼随母亲寄居于乔家堡外祖父乔朗山家,与家学深厚的舅父乔佑谦、乔尚谦、学友刘奋熙等日夜砥砺,学业大进,不到二十岁便博经通史,享有“神童”之喻。

光绪二十八年()曾与乔殿森合资接办了官办的“晋升火柴局”,也就是后来的“双福火柴厂”,被公认为是山西最早的实业家。渠本翘还位热心教育,曾于祁县城内“昭馀书院”旧址创办中学,并设蒙养学堂,为人才培养、祁县中学的创办倾心竭力,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儒商,之后我们会到“渠本翘故居”为大家详细介绍。

风火墙

各位请看这墙体建筑,这墙被称为“风火墙”,它的三个作用是防风、防火、防盗。在渠家,最高一堵墙相当于现在四层楼那么高,而且建筑讲究磨砖对缝,就是说,建房子的每块砖都要经过打磨,而且砖和砖之间的距离都要相等,主人在建房的时候,还特意添加了一些特殊材料,各位请看墙体下方风化裸露出的铁板、铜钱,它起到加固粘连墙体的作用,功能相当于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看来这墙不愧为真正的“铜墙铁壁”,同时,放置铜钱也起到了招财进宝的作用。由此可见,主人建这房子的时候真是煞费苦心。据说,在修建时,渠家主人对员工就明确规定:一个员工一天最多只能砌七块砖,讲究慢工出细活。

牌楼院·里院

穿过这扇小门,一座精雕细饰的木制门楼俯仰可见,青石奠基、水磨砖墙、屋宇高深、雕镂繁华,这里便是主院。

牌楼院正房门楼木雕,额枋上方雕刻凤凰戏牡丹,两枋之间雕鱼跃龙门,下方以吉祥水果、福在眼前的纹样装饰。明柱间雀替中央为双喜,两侧雕以博古图、善财童子等图案,整个门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间展院主要展出渠家第十九代传人渠仁甫留存的一些珍贵墨宝和文物古籍收藏。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渠仁甫先生。

正房展室·晋商楷模-渠仁甫

渠仁甫(—),名晋山,字仁甫,渠家第十九世,著名晋商渠源潮的长孙。11岁时父亲过世,由祖父渠源潮培养成人。年其祖父去世,渠仁甫继承了祖业。

他先后掌管经营有山西规模最大、经营时间最长的“长裕川”茶庄,以及“永春原”药材店、“晋裕诚”布庄、“书业诚”古籍书画店、湖南“诚记”茶号等十个商号。经营原则只求稳重,不轻易冒险,而他本人自奉节约,待人宽厚,各号经理无不竭诚为之操持。

年受邀参加山西省各界人民代表协商会议;年被选为政协山西省委员会委员;年当选为祁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头将汉口“长裕川”茶庄、湖南安化“诚记”茶庄、太原“书业诚”古籍书店、祁县“是盛楼”糕点店、祁县“永春原”药店等五家商号,五亿(旧币)多资产积极参与公私合营,当之无愧为社会主义转型发展中的晋商楷模。

上西房展室·傅山遗珍·丹枫阁记

渠仁甫虽为商人,但读书藏书是他的最大爱好。他非常敬仰傅山先生的人品和学问,特别喜爱收藏他的书法,他收藏的傅山书法作品和碑帖有十余件,现展出傅山先生专为祁县戴廷栻精心书写的《丹枫阁记》、《太原三先生传》、《开我慧者》三件国家级的书法珍品。

傅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丹枫阁记》是傅山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书法界称之为是继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太原三先生传》和《开我慧者》是戴廷栻请傅山先生为他书写的两件作品,后作为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品,装裱在了一个手卷上。通篇贯穿着辩证的思想,用了很多历史典故和佛教用语,是研究傅山哲学思想的一件重要史料。

渠仁甫将这三件珍品保存下来,使其至今仍留在祁县,为祁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为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西房展室·捐赠藏书

渠仁甫还是一位收藏家,他收藏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百衲(nà)本二十四史》等古籍善本数万册。新中国成立后,他将部近三万册古籍善本分别捐赠给祁县文史馆和山西省文史馆。

年渠仁甫接收清代早期设立的、山西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坊“书业德”,改名“书业诚”,总号设在太原靴巷,是太原有名的老字号。祁县设有分号,主要经营古籍善本与名人字画,附带文具、纸张等文化用品等。书业诚还广收善本、名人书画及历代碑帖等。新中国成立后以经营文具纸张为主,年公私合营时并入太原新华书店。

上东房展室·兴学育人

渠仁甫青年时期正值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存亡迫在眉睫。他意识到列强之所以强,关键是有先进的科技教育。年为实现“教育救国兴学育人”之心愿,他出资八十万两白银,独资创办了祁县“竞新”私立小学校,面向社会招生。竞新学校办学理念先进,一改私塾旧制,吸收西方先进文化,采取新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儿童优良习惯,注重德育教育。当时的校训“崇俭、耐劳、进取、爱群”就明确体现了他的办学方针。该校采取教育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小学搞勤工俭学的活动,当时在全省可谓首创。办学18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竞新学校由于办学成绩斐然,誉闻三晋,多次受到县、省乃至中央政府的褒奖。年,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曾题赠渠仁甫“急公好义”横匾一块。年,大总统黎元洪曾授予他“敬教劝学”的匾额,这两块匾既是对他的褒奖,也是对他人生的概括。

年,渠仁甫又设立竞新图书馆,除供师生阅读外,还免费向社会开放。年,历经乱世之境后,渠仁甫把竞新小学、竞新操场以及竞新图书馆全部无偿捐献给了祁县中学。

下东房展室·儒商风雅

渠仁甫一生酷爱诗文、书法,在经商四十年中,仍然坚持每天读书、写字。他的小楷端庄秀丽,清雅刚毅,一丝不苟,将晋唐楷法熔为一炉,而别开新境,八十岁时仍能写蝇头小楷。虽经战乱,他遗存的文抄至今尚幸存二十余册,约四五十万字。年,山西首届文博会将其书法作品选中参展,并编入《山西历代书画选辑》。

纵观渠仁甫一生,从年到年新中国成立后私人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他经营渠氏商业整整四十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去世时,在已为数不多的晋商中,他的字号是资本最大的、结束最晚的,可以说他是晋商后期地位最高、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年渠仁甫逝世,终年83岁。他的逝世标志着在中国持续了四、五百年的老晋商在历史长河中的最后谢幕。从渠仁甫的品质、修养与为人之道,我们可以看到昔日晋商的文化底蕴,这就是晋商五百年来立于不败之根本。

牌楼

眼前这座牌楼,为一间二柱悬山顶式,檐下有十一踩木制斗拱,每个斗拱上均镂雕图案,整座牌楼气势宏大,富丽堂皇,既是渠家大院的一大建筑特色,也是渠家当年社会地位的象征。

牌楼两侧各有木匾,上书“仁者寿”、“乐天伦”,亦是儒学文化在晋商宅院中的体现。“仁者寿”意旨胸怀广阔,淡泊名利,心境平和,自然长寿。“乐天伦”意思是老人健在,子孙绕膝,欢聚一堂,是为天伦之乐。牌楼两侧对称分布东西花墙,花墙上下部均雕刻精美的纹饰,高7米余,宽3.5米,檐下雕刻有麒麟、钱串、蝙蝠、寿字、花卉等图案,寓意吉祥。

牌楼院·外院

东房展室

渠氏家族

山西祁县渠氏家族是一个大家族,据确切资料记载,渠氏从始祖渠济至今约六百余年,已历二十四世。

据渠氏十九世后裔渠仁甫手书《渠氏家谱第二分支谱》记载,渠家始祖渠济,原籍上党长子县。元末明初因战乱,渠济带忠义、忠信两个儿子,迁到祁县城内,长子忠义入籍举善坊,次子忠信入籍世相坊。之后渠氏家族分支繁衍,人口迁移各地。

城内东大街、新道街渠姓从十六世起,标志世系辈分“字”依次排列为“长、源、本、晋、川、荣、华、万、世、年”10字。年,渠家第十九世渠仁甫又续了辈分字“缵(zuǎn)、述、希、硕、懋(mào)、显、荫、允、绍、承”10字。

各位请看渠氏世系表,此表展现的是渠济迁到祁县的忠义、忠信两个儿子的后裔。

渠家后代

关于渠家大院的后人,现在主要分布在祁县、太原、天津、北京、阳泉、成都、大同、温州等地,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文化、教育、科技界工作者居多。

以渠家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昌晋源票号》就是由渠家第二十代后裔渠川写的《金魔》改编而成的,他写《金魔》,其实就是写了一本家史。他曾担任浙江省温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渠川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国家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家一级人才库成员,在人工智能方面造诣很深。

渠川珠、渠川玲是燕京大学毕业,现定居在美国俄勒冈州。

“荣”字辈,渠荣籙[lù],曾任山西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渠荣篯[jiān],复旦大学研究生,现任地矿部海南省测试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

西房展室·渠氏家训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然而晋商发迹往往以家族传承,祁县渠家从创业发家到鼎盛时期,前后经历了多年,持续了七八代,有的分支延续兴盛的时间更长。

中国自古传承“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思想。晋商始终遵循这一思想文化的教养,主张儒意通商、修身正己,方造就了“行大道,利天下”“代代传承而不衰”的商业辉煌。家规、家训便是晋商家族世代传承的一大法宝。

目前有据可查的是保存至今的渠氏家训,渠氏家训实际上是傅山书《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拓本,共两册。清乾隆末年,渠氏第十五代渠映潢,觉得拓本易损坏且不便观看,他便命人将家训制成木屏风,共八扇,下配有木座,置于室内,成为后代子孙读私塾时必读的一课。

(倒座门楼)

各位注意这座门楼的木雕,中间雕有麒麟送子图,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吉祥动物,它送来的孩子为贵子,隐寓辈辈前程似锦。两旁雕有书卷,与下面的“读书乐”三个字相映衬,喻渠家是重读书教育的书香门第,后代皆是德才兼备的贵子,说明渠家重视知识教育。书卷旁边还有古代的兵器戟、乐器罄、双鱼,隐喻吉庆有余。

门额上书有“善为师”,出自《尚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修养道德,没有固定的老师,坚守善道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另一面为“天锡福”。

这门被称为“隔扇门”,旧时一般不开,因为怕门对门,财源外流,在当时只有来了极少数的贵客才开,如今我们是大门常开,热情接待,您是贵客请走正门。

主院门额处为“和气所舍”四个字,“家和万事兴,家衰吵不停。”告诫家人要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这些门额、雕刻处处体现了渠家重读书、慎俭德、善为宝、德为本的纯正家风。

养心斋

“养心斋”是渠家主人原先祭祀祖先的祠堂。其上的雕刻相当讲究,各位请看,在“养心斋”的“心”字底下有一片大的荷叶,荷叶上面有一把古琴,两边各有一棵白菜,合起来讲就是一清二白,反映渠家家世清白;光就白菜来讲,白菜——百财,百万家财;下面一蔓千枝,做生意讲究一本万利;再往下是葡萄,葡萄百子是多子多福的意思。

① 牌匾《载籍之光》

各位注意大门额处悬挂着一块牌匾——“载籍之光”。

光绪三年(初年),祁县这一带遭受严重旱灾,饿殍(piǎo)载道、析骨而饮。渠源道、渠源潮出巨资赈灾,解救祁县百姓于水火之中,因而受到了当时山西巡府曾国荃的褒奖,赐了这块“载籍之光”匾,意思是把光辉的一页载入史册。

接下来,大家注意主院的台阶为三级,有连升三级之意。门槛被称为“财源槛”,有这么一个说法:“高门槛,广聚财,顺顺当当迈进来,如果不跨偏要踩,踩塌门槛难聚财。”所以在你进的时候可千万不敢踩,那接下来请各位,连升三级、高抬贵脚、跨过财源槛。

② 万世师表-儒商(图-6)

养心斋内供奉着万世师表——孔圣人。“华夏美德,茶儒共通”。中国自古崇奉孔学儒家文化,晋商在商业经营中的“敬业诚信”美誉便是深得儒学教养的表现。

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曾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虽然封建社会中的传统观念讲究“重儒轻商”,但明清时的山西商人摈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他们把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事业来对待,因而为日后广阔的商贸市场奠定了坚实的信誉基础。

全国各地山西会馆的建立,也可说是儒学“孝悌和睦”教化的体现。山西商帮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宜彼此团结,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商帮群体,为开拓更旷阔的国际市场和维护稳定的市场利益铺垫好了夯实的基础。

戏台院

眼前这处院落是全国少有的院中戏院的布局形式,是由渠源潮的叔侄兄弟渠源淦承起的“上下聚梨园”旧址。渠源淦小名叫金儿,因此人称金财主。他自幼酷爱戏曲,而且能拉会唱,在清同治七年,由帐房先生王联庆辅佐,创办了晋剧历史上第一个字号班——聚梨园,可以说是晋剧的发源。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中路梆子,外省人称之为山西梆子。清代初年,蒲州梆子传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随晋商流通和当地文人的发扬而逐渐形成。

“祁太秧歌”是以晋中农民的生活故事为表现内容的一种地方小戏,集音乐、舞蹈、唱、念(道白)、做(表演)、打(武秧歌)于一体,,具有珍贵的戏曲研究价值,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太秧歌”发源于明正统年间的民间农事传唱。直到嘉庆道光年间,祁县、太谷、平遥等县的商业蓬勃兴起,祁县茶庄、票庄、典当行、药材庄、绸缎庄等货庄的商人经祁县的贾令“川陕通衢”或子洪口频繁往来于各省,在促进商业发达的同时,文化也随之相互传播,《走西口》《放风筝》等外省曲目广泛传入,乡间本地的小戏班也纷纷设立。随着晋商商贸事业的闻名遐迩,描写商旅生活的秧歌也大量涌现,如《上包头》《出东口》等。而有的商贾为给自己的事业扩大声誉,逢年过节都会举办社戏;更有资本雄厚、特别喜好的巨商独立组建戏曲班,自编自演、研究创新。

可见,晋商为戏曲文化的繁荣与传播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戏台上有两幅对联,中间一幅“些小戏台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为将为相为帝君”。意思是:戏台虽小,但它可以上演家事、国事、天下事,戏人虽平凡,但他登上戏台可扮演将相帝君。旁边一幅“借古喻今教化众生知伦理,以假为真规劝世人明事非”。意思是:借古人的事情来教育当今人,使其明白做人的伦理道德,通过演戏来规劝人们明辨事非。

真可谓:梆子声声传四方,唱腔动听又洪亮;出将入相满台转,生旦净丑齐亮相;家事国事天下事,常人能把皇帝扮;借古喻今知伦理,晋腔晋韵大家唱。

统楼院

正厅无明柱出沿谓之“统楼”,这里是统楼院,现在是关于“三晋源票号”的陈展。

下西房展室·三晋源票号

三晋源票号由渠家第十七世渠源浈独资开办,设于清同治元年()。原始资本为三十万两白银,鼎盛时期营业额达六、七百万两白银。总号设在祁县城内财神庙街,在南京、广州、芜湖、上海、汉口等地设有分号。

三晋源票号主要经营汇兑、存放款业务,与官府业务往来频繁,承汇京饷数额很大。此外,该号还曾大量发行银票。宣统二年(),仅北京分号就发行银票2.8万两,准备金1.5万两。

这里的天平是用来秤银两的,当时用来秤量银两的砝码,不仅全国各地不同,就是在一个城市内也是多种多样的,曾有人统计全国平码不下千余种,所以鉴于这种情况,每家都有各自的天平砝码,简称本平。本平制度是对票号业的一大规范,很多票号都把各地的银子、本平编成平码歌与银色歌,要求所有人背诵熟记以便交易时使用。

上西房展室·票号业务

这间展室陈展有票号存放银两的银库、银柜、银箱等。在这里我们重点为大家讲解一下票号的汇兑业务。

汇兑是票号的一项主要业务,票号办理汇兑业务主要是通过汇费来盈利。汇费高低根据汇款多少、路途远近、期限长短、市场银根松紧而定。

为防止假汇票,票号还有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首先是鉴别书写字迹,票号有固定书写汇票的人员,一般用毛笔书写,别人难以模仿。其次每家票号都有用汉字作符号的保密办法,就是用汉字来代替银两的数字、日期,俗称“密押”或“密字”。第三点就是汇票的画面各异,有的还夹有水印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人民币。票面加盖票号的各式印章,印章也多采用较复杂的图案或加有密字,真假可辩。再加之票号完善严密的管理制度,几乎未曾发生过假汇票骗取汇款的事。

金元宝

渠源浈善于掌握市场动态,最忌冒险与迟滞,在他的经商生涯中,几乎没有遇过赔累亏损的事例,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他在经营票号获得巨额利润之后,把其中一部分白银在乔殿森开设的天合德钱铺铸成大元宝,挖筑银窖埋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也正是渠源浈的未雨绸缪,他窖藏的白银也成为其子渠本翘爱国赎矿、筹资修路、投资近代工业、建校办学的重要经济基础。

(正厅匾额)

大家请抬头看正房这座挑角门楼,上悬匾额“鸢飞鱼跃”(图8),这句成语出自《诗经·大雅》:“鸢飞戾(lì)天,鱼跃于渊。”意为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万物各得其所。两侧楹联为“一纸风行通天下,万金流动汇中西。”意为:一纸汇票可通天下汇兑。

正房门楼木雕雀替上方雕“卐”字不断头,突出部分为“鼎”,意为社会安定,家庭和睦;中间为“刘海戏金蟾”,两侧雕葫芦,象征福禄,多子多福。

正房展室·商界奇才·渠源浈

在这个展室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三晋源票号的创办者-渠源浈。渠源浈是渠家第十七世渠源潮的同胞弟弟,乳名旺儿,人称“旺财主”。他二十二岁时,父亲渠长瀛去世。为了便于独立发展,他与兄长渠源潮分了家。分家之后,渠源浈对所属商号大加整顿,并独资开设了三晋源票号,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商业才干,一向以谨慎稳妥著称,从不贪做投机生意,能攻善守,进退自如。

清光绪初年,渠源浈捐资为刑部员外郎(正二品,实职)。在职期间,他对各国法律颇有研究。光绪六年()之后,辞官返乡不再出仕,专营商业。

渠源浈曾多次向清政府捐纳巨款。光绪二十九年(),他曾“以捐助善举,数逾巨万”,光绪皇帝批准为其建立牌坊。辛亥革命后,阎锡山出任山西军政府都督时财政困难,渠源浈慷慨解囊借给30万元巨款,以缓解财政危机。

渠源浈个性鲜明,待人率直,礼贤下士,是公认的商界奇才。他曾生有三个儿子,即渠本翘、渠本栋、渠本梁。渠源浈最喜爱次子本栋,对其长子渠本翘却十分严厉。但即便如此,渠源浈对渠本翘爱国保矿、投资实业和兴办学校等活动,都在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年,渠本翘去世,渠源浈受到沉重打击,一病不起,于次年去世。

大家注意这扇正房门,是旧时的防盗门,它有五层防盗,四层防盗装置很明显,第五层比较隐蔽,外面有两个插钥匙的暗孔,里面有一个暗锁,可谓机关重重,有这样完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在这间房放置贵重物品可谓万无一失。

上东房展室·用人机制

三晋源票号的发展如日中天,与其用人机制也是分不开的。

东伙制:三晋源实行两权分离的东伙合作制。东家出资开设票号,聘请德才兼备的掌柜对票号全权经营管理,东家不过问号事,更不向号内举荐人才,字号重大决策由掌柜与东家共议决定。使得各号掌柜最大限度发挥其才能。

学徒制:票号选用伙计非常慎重,多用本地乡亲,并要求家世清白、人品端正。学徒入号必须有保人引荐担保,被保人如果有违反规定的错误行为,保人也会受到牵连。三晋源选用学徒,除考核应聘伙计的书法、文才、口才外,还十分注重其长相,因此三晋源一度有着“画儿棚”的美誉。这两双铁鞋就是三晋源对不合格人员的婉言谢绝方式。

在学徒入号后,要经过严格的业务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开始是干勤杂事务,伺候掌柜,招待客人,晚上练习打算盘、写字,有了初步基础之后开始站柜台,讲究“人有站相,货有摆样”。一站三年,三年之内只管食宿不发薪金,相当于三年试用期,试用期过后成为正式店员,薪金多少根据本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而定。

身股制:三晋源与其它晋商票号一样实行身股制度。票号的股份分为银股和身股,盈利按银股和身股来分配,银股与身股享有同等分红的权利。出资人的股份称银股,银股所有者享受永久利益,可父死子继,夫死妻继,对票号盈亏负无限责任;掌柜和伙友持有人力股,也称“身股”。身股只参加分红,不承担票号亏赔责任。

票号通过顶身股制度,把利润的一部分让度给掌柜及伙友,使字号的利益与他们的自身利益紧密相连,因而掌柜和伙友们无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既协调了东伙关系,也能招揽和提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提高票号的经营水平和竞争力。

严号规:三晋源票号在管理上拥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俗称“号规”。在经营方针、分号管理、伙友福利及责权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

下东房展室·商业概况

渠氏原籍上党长子县,明代初年渠家发迹始祖渠济因生活所迫,带领他的儿子忠义、忠信往返于上党与祁县之间做买卖。到第九世渠士重时,结束了倒贩生涯,开始在祁县城内开设铺面,创立字号。

永春原是渠家的老字号,开设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总号设在祁县古城北大街东侧。它是一家前店后厂式的中药材加工企业,业务范围广泛,批零兼营,以药材地道、疗效显著闻名三晋大地。新中国成立后,永春原改组为宏达堂药店,公私合营后并入祁县药材公司。

百川通是渠氏家族投资最早的票号业。由渠源浈、渠源潮、渠源洛、渠本立等合资创办,总号位于平遥城内南大街今号。开办于清咸丰十年(),经营至年歇业,先后达59年之久。

书业诚是渠家开设的古籍书画店。年渠仁甫接收清代早期设立的、山西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坊“书业德”,改名“书业诚”,总号设在太原,太原有名的老字号。祁县设有分号,主要经营古籍善本与名人字画,附带文具、纸张等文化用品等。年公私合营时并入太原新华书店。

长裕川是晋商中开设时间最长、经营规模最大的茶庄之一,一直是渠家的老字号。其前身是长顺川,大约开办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创始人为渠源潮之祖父渠映潢。光绪年间更名号为长裕川,由源潮主管号事,民国年间由其孙渠晋山接管。

现在长裕川茶庄的旧址依然保存完好,稍后大家就会领略到它的风采。

(倒座门楼)

上有木雕竹子图案,俗话说“门前先见竹,家藏万卷书”。可见,虽为商贾,但他们都懂得文化学识的重要性。关于竹子还有诗句:“竹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门后面的四个字“谦虚自守”相映衬,体现了渠家主人谦虚为本的思想。

北院

这间院落是当时的一间小偏院,西侧为一座二层闷楼建筑,内设爬梯通往二楼,为储存杂物家什之处。

书房院

这里是当年渠家的书房院。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的兴起,祁县城里关外店铺鳞次栉比,商号遍布全国,业务通达国际,需要大量识文断字的年轻人来迎合商业需要。祁县的民办教育应时兴起,除了官办私塾、商办私塾外,富商大户也开始在自家独办私塾。这间书房院就是渠家自己的私塾。

门前石墩刻有书籍和香瓜,谓之“书香门第”。门楣刻有“锡纯嘏”,天赐大富大贵之意。

下西房展室·古城庙宇

关帝庙(北城门瓮城内)

位于北城门瓮城内,建于明隆庆(~)年间。

文昌阁

位于古城府庭巷东口,属于城内文庙的建筑群体,建筑年代无考。坐东朝西,面阔二间,三层建筑,歇山顶。

魁星楼

明万历三十一年(),建于文庙正南城墙上,与文庙的棂星门、状元桥、大成殿在同一中轴线上,为二层建筑。二层为八角明柱形,双檐攒尖顶。一层塑有文昌爷像,高约八尺(2.7米)。

南寺

位于城内西南隅,金明昌年()建,明嘉靖二年(年)改建,光绪后期改为南寺。为佛教活动之场所。此寺原为上生寺。

老爷庙

位于古城小东街东段,坐东朝西,是个正偏结构的院子。

五道庙

古城很多丁字路口都会建有五道庙,属土地神管,负责各辖区安宁。

三官庙

位于府庭巷东口,建筑年代无考。庙宇坐西朝东,楼阁里塑着天、地、水三官像。

正廉巷西口五道庙

位于正廉巷西口,五道爷相当于负责威震正廉巷一带的安宁,属土地神管。

财神庙

位于古城西南隅财神庙街,约建于清代中期。

西关延祥寺

位于西关大街路北,正殿内供着空望佛及其师兄弟的塑像。寺庙遗址后修建为学校。

太清观

位于今古城东大街渠家大院东北,始建于元至正二年(2),置道会司。是祁县较大的道观之一。太清观曾供有九天圣母、九曜星君、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

祁大夫祠

位于昭馀书院礼堂后院,坐北朝南。明万历年间(~1)知县韩朝贡始建昭馀书院在文庙西,作为社学。明崇祯年间,知县王时英改作射圃,增建房舍三排,成为演练射箭的靶场,厅基为乡官许台俊捐。清康熙十二年()知县陈祖法废射圃,恢复书院,并加以修整为祁大夫祠。

文庙

初为学宫,始建于金代大定年间,建于城内南街东巷(今小东街),明洪武年间重建,明代天顺年间增茸,明嘉靖二十八年()迁建今址。中为大成殿5间,东西房各7间,前为戟门三间,两旁为名宦、乡贤祠各3间,南为棂星门,外竖木坊2座.明伦堂5间在殿之左,居仁、由义斋各5间在堂之侧。礼门在两斋之前,儒门在礼门之前,敬一亭在学门左,崇圣祠在明伦堂后。教谕、训导宅3所,附敬一亭旁。明万历三十一年(),于南城墙下筑土为台,上建魁星楼1座。甬道内直达棂星门。下建文庙坊1座及德配天地、道冠古今2坊。殿后建尊经阁5间。清乾隆九年(),于棂星门内开凿泮池,上建状元桥。乾隆三十年(),重建教谕宅,右建讲堂3间。清道光六年()重修,今存大成殿、崇圣殿、东西两庑、泮池、及状元桥,均保存完好,已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街关岳庙

位于古城南大街路西,始建于元延祐七年(),弘治、嘉靖年间重修。此庙为二进院,庙门为七间大厅,硬山顶。进入庙门,南北有砖木结构的厢房各五间,分布于中轴线两边,西为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二层建筑,曰:“春秋楼”。

东观文昌阁

位于东观大街路南,内供文昌爷等神的塑像,该庙于建国前拆除。

南关菩萨庙

与南城门相迎,庙内里三外三两进院,中过店侧为长廊,主殿三间有东西耳殿。

新道街东口五道庙

位于新道街东口,建筑年代无考。此庙紧靠东城墙,是全县最大的五道庙。整座建筑设计精巧,玲珑精致,房檐成单坡式,灵台上塑有威严的五道将军像。

上西房展室·竞新学校概况(庙宇)

祁县历来重视教育,办学历史源远流长。金代大定年间创立学宫,明代在学宫西社学废址建起射圃,至清代,改射圃为昭余书院。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渠本翘于光绪三十一年()创办了祁县中学,孟步云于宣统元年()创办了女子小学,渠仁甫于年创办了竞新学校。这些学校,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年代,培养了许多挽救民族危亡的中坚人才。

这间展室主要是对竞新学校的介绍。

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践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尊严,给广大爱国民众、仁人志士留下了最大的耻辱和疑虑。身临局势的渠晋山感叹:“吾国地大物博,不能与列强抗衡。而反遭侵凌者,其原因不止一端,而教育不普及实为大障碍。”他认识到:“教育为国家之命脉,百年发展之工具。”故而坚定信心走同乡孟步云办学之路,走堂叔渠本翘办学之路,以利救国。

年,就在执掌家事的第二年,渠仁甫出资八十万两白银,独资创办了祁县“竞新”私立小学校,面向社会招生,开始实践他平生教育救国的伟大理想和抱负。

从年到年,办学十八年中,共投入银元8万元,毕业学生约一千余人,平均为每个学生投入银元80元。竞新学校开办到第五年,他发现许多家境不好的儿童还不能入学,于是从民国十三年(年)开始,“鉴于社会生活艰难,为普及教育,体恤寒素起见”,他决定“高等班学生每学期所纳之学费六元,国民班学生所纳之学费三元,一律免收”。此后十年,竞新的学生明显增多。他对相识的有抱负的热血青年,更是鼎力提携,不仅上小学,小学毕业后继续资助,直到大学毕业。

渠仁甫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办学理念先进,一改私塾旧制,吸收西方先进文化,采取新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儿童优良习惯,注重德育教育。制定“崇俭、耐劳、进取、爱群”为竞新小学的校训。采取六个一流:“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教学场所、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课外活动、一流的规章制度”为办学措施。以达到“培养有理想、守纪律、有知识、会动手的全能人才,社会公认的一流学校”为目标。办学成绩斐然,誉闻三晋,多次受到县、省,乃至国民政府的嘉奖。山西省教育厅厅长陈一和赠竞新学校横匾”“功深树人”。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奖渠晋山“敬教劝学”黄绢横幅。北洋政府大总统奖渠晋山“急公好义”横匾一块……该校采取教育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小学搞勤工俭学的活动,当时在全省可谓首创。

竞新学校办学十八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国捐躯的李岗、张尚义、翟汝玉、杨汝义、孔繁桐、武克鲁、贾步云、戴斌等;建国后党政、军事、科技、金融、教育、文艺以及医疗卫生各部门均有竞新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如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秘书长贾步彬、原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汝杨、原炮兵学院顾问王崇德、原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政法委员会委员、研究员范大煊、原山西矿山机器厂高级工程师韩瑞恩、原天津市建筑物资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李民达等等。

年,正值新中国初建时期,渠仁甫把竞新小学、竞新操场以及竞新图书馆全部无偿捐献给了祁县中学。

东房展室·竞新学校人物

竞新学校能有如此成就,缘于有以韩耀明为首的一批骨干教师。如郭维芝、刘龙田、陈孚之、石克明、米长元、史孔昕等,他们都是德高望重、成绩斐然的好教师。除讲授教育部审定的教材外,还要讲授补充教材,如国语课的补充教材,就有《古文必读》、《古文词类纂》、《古文笔法百篇》等。数学兴趣活动小组每班都有,在韩耀明校长的辅导下,编印了《算数汇编》一书,并由祁县明报社出版。

渠晋山(竞新学校校董)

字仁甫,是民国初年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出身于晋商世家,使得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儒家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下,逐步成长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明大义、肯实干的志士仁人。

他经营商业坚守晋商传统理念,坚持诚信为本,从不投机取巧,对坑蒙拐骗的勾当更是深恶痛绝。他热心教育,以兴学育人、教育救国为己任。年,独资创办了祁县竞新学校,办学十八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他深明大义,坚持民族气节,年在民族存亡的动荡年月,宁愿长途跋涉、颠沛流离,也不愿贪享安逸屈为国奴。抗战胜利,建国初期,他虽年过古稀,仍积极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年被邀参加山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年又以特邀代表身份成为首届政协山西省委员会委员,直至年去世。年,他积极拥护“一化三改”政策,带头将所有企业全部公私合营,并将自己珍藏的五百余部珍贵古籍及竞新学校等房地产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渠仁甫办竞新学校是出于对文化的重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一般私立学校不同的是,他办学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兴国而非盈利。

韩耀明(竞新小学校长兼教员)

当时政府规定,中小学校长,必须由洋学堂毕业生担任。为此渠仁甫奔赴太原,找其好友、太原法专学校总务主任温国璋先生(字奉峨,曾任祁县中学校长),说明来意后,二人又一同找到太原阳兴中学校长韩业芳,韩极力推荐应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韩耀明。于是,渠仁甫礼聘韩耀明为竞新学校校长,负责校中全权事宜。

韩耀明为人忠厚、诚恳,责任心强,在竞新学校十八年中办学成绩卓著,校董、校长相互敬重,逐渐成为莫逆之交。

日寇占领祁县,竞新学校停办后,韩耀明校长辗转到了太原继续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太原女子师范附属小学主任(即校长),后学校改名国师街小学,仍任校长,将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杨芳(竞新小学事务员兼教员)

张学钦(竞新小学管理员兼教员)

年3月,渠仁甫邀请清末举人、前祁县中学校长张学钦(字敬甫)先生,和清末秀才、书法家杨芳(字琅圃)先生磋商办学事宜,两位先生愿全力以赴,鼎力相助。

渠仁甫先租赁城内小东街大槐树底路北园大门院(现小东街30号院)为校址,又借占城内新道街路北空场地为操场。礼聘张学钦为教务管理员兼教员、杨芳为杂务事务员兼教员,先期筹办一切。

韩锺三(竞新小学教员)

乔作揖(竞新小学教员)

磨坊院

综观渠家的商业发展历程之后,我们对渠家实业有了全面了解。作为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晋商的典型代表,渠家在其经商过程中,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实现了多次转型发展,最终成为山西近代民族工业的先行者。

6年5月,因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渠家大院”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由山西文旅集团建设的一处“山西药茶客厅”。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经过千百年的传播与发展,中国茶超越雅俗、阶层、国界,潜移默化中成为了集品饮、健身、怡情、社交、修政于一体的健康生活方式。

俗话说:“待客茶为先”。各位远道而来,欢迎您到舍厅小憩,浅尝甘美,回味茶香(品一杯山西药茶)。

“山西药茶体验馆”坐落于古城东大街26号、30号、32号三处院落,共24间房屋,15间展室,总占地面积近平方米。包含循脉络、植根本、创品牌和济社会四个展陈单元。

山西,是中华农耕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中医药科技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用资源,悠久的人文历史延续了不朽的养生文化。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依托“茶商之都-昭馀古城”不可替代的茶贸历史资源,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山西药茶”。“山西药茶体验馆”随之诞生。

接下来,就请随我一起进入展馆“饮一杯山西药茶,品中华百草精华”。

晋商的茶叶贸易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宋代,到了明清时期,茶贸兴盛享誉海内外。虽然山西并不产茶,但极具远见和商业气魄的晋商,洞察天时地势之利,开创了产、运、销一体的经营模式,踏出了一条纵贯华夏、联通蒙俄等边境国家的国际通道——“万里茶道”。

接下来,请随我一起探寻晋商足迹,贩一批好茶,赏一段晋剧,重温茶商的辉煌历史。

序言

晋商又被称作“儒商”,古有陶朱、子贡、白圭等一代儒商,后有徽商、晋商、淮商、闽商等儒商商帮。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性: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

“渠本翘”是一位集官、商、绅于一体的特殊人物,是一位积极的爱国者和精力充沛的社会活动家。他的眼界、思维远远超过了老一代的晋商,当之无愧为儒商杰出代表。

我们可以看到院内陈放着一块巨型的无烟煤块,它的长、宽为1米多,高约2.6米,整体重达4吨,是目前可见的无烟煤“块王”。这块无烟煤成煤于石炭纪太原期,距今约2.8亿年的历史。渠本翘是保晋矿务公司的首任经理,与山西煤炭业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所以这个煤块是由阳煤集团捐赠,以表敬意、以文铭志,激励后人不忘初心。

① 渠本翘身世

渠本翘(-)原名本桥,字楚南,渠家第十七世渠源浈之子,是晋商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人物。

他自幼随母亲寄居于乔家堡外祖父乔朗山家。乔朗山,是乔家保元堂的第一代主人,同治年任直隶新城的知县,在任职期间除恶安民、心系百姓、赈灾救民、重教育民,是当时的名儒。他辞官返乡后,设家塾受教。其子伯谦、佑谦、尚谦及外孙本翘等同堂学习。渠本翘因而自幼受到了良师指导,再加上其聪颖的天资和努力勤奋,不到二十岁便博经通史,享有了“神童”之誉。年中了秀才,年又中解元,为当时山西学政赏识,将原名“本桥”改为本翘。年中进士,时年仅30岁。

其父亲渠源浈,创办了闻名业界的三晋源票号,是一位商业奇才。他曾捐资为刑部员外郎,在职期间,尽职尽责,对各国法律都颇有研究。与此同时,他也很关心社会民生,一生中多次捐款,光绪二十九年()以“捐助善举,数逾巨万”光绪帝批准为其建立牌坊。

曾因捐款赈灾而受山西巡抚曾国荃手书“载籍之光”匾额褒奖的渠源潮,是渠本翘的大伯父,也就是渠源浈的同胞大哥。作为长子的渠源潮,侍父母以孝闻,持家勤俭,又生性宽厚,乐于助人,亲朋邻里受其周济者甚多。

在这样一个崇奉儒学的仕商家族中长大,深受家族家风的影响,为渠本翘日后所做的极具社会责任感的远大建树奠定了长远的基础。

② 渠本翘爱国保矿

山西煤炭储量很大,据比较准确地预测山西煤炭储量居世界首位,是在19世纪70年代。当时有一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两次到山西考察,之后发表考察报告,认为山西煤炭储量远远超过当时被认为是世界第一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山西是世界上拥有最大最多煤田的地区。

这一结论传出后,顿时引起了中外各方对山西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muxianga.com/tmxyyy/9820.html